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推進基層黨建 促進龍江發展--黑龍江省五年來基層黨建工作綜述
2012-04-19 09:11: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春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9日訊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與每位黨員休戚相關的小“家庭”。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城鄉建設步伐一日千裡,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基層黨組織如何增強滲透力與影響力,提高自身整合資源的能力、組織動員的能力,實現凝聚力全覆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騰飛跨越,是全省各級黨組織一直需要面對並努力求解的問題。

  近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及其歷次全會的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效途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強化,為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培養帶頭人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深入實施新農村建設“領頭雁工程”,通過積極推行“兩推一選”、“公推直選”、機關選派、公開選拔、跨村任職等多種形式和鼓勵民營企業家回村任職、支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連選連任、大學生村官參與競選等多種辦法,把各方面的優秀人纔選拔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上。

  在2011年全省村黨組織集中換屆中,“兩推一選”產生村黨組織2765個,佔30.85%,“公推直選”產生村黨組織4226個,佔47.15%。通過選派機關乾部、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等形式,一大批能力較強、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乾部進入社區領導班子。換屆選舉後的村黨組織書記中,致富帶頭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和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分別佔35.5%、10.6%和2.7%,返鄉的大中專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分別佔2.9%和0.2%,退伍軍人、縣鄉機關企事業單位離崗退休人員分別佔21.3%和0.3%。

  我省還積極落實村黨組織書記激勵保障機制各項政策待遇。全省所有村黨組織書記基礎補貼達到農村勞動力收入水平,共有3122名原村黨組織書記享受到離任補貼,170多名優秀村乾部招錄為公務員,選拔推薦了170名綜合素質好、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村黨組織書記“上掛”鄉鎮黨政副職,4000多名村黨組織書記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300名村黨組織書記享受到基本養老保險。

  著力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全省各級黨組織一直致力於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的培養、選拔和管理方式。

  擴大覆蓋面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

  按照有利於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有利於黨員教育管理的原則,我省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在農村,本著地域相鄰、行業相近、優勢互補、自願互利、便於管理和發揮作用的原則,大力推廣“黨組織+協會+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支部+農民股份公司”、“黨員與農民致富聯合體”等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新的實現形式,把黨組織建在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等農業產業化鏈條上。目前,全省農村生產行業建立黨組織526個,采取各種方式聯建黨組織486個,在農村各類協會及具有協會性質的經濟合作組織中組建黨組織2081個。

  在城市社區進一步建立完善了務工農民黨支部,市場、商場、工地黨支部和樓棟庭院黨支部、樓道黨小組,做到有黨員就建黨組織,建黨組織就能發揮黨員作用。

  在實現行政村、社區、國有企業、機關、學校及科研院所黨組織全覆蓋的基礎上,按照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原則,采取獨立式、聯合式、掛靠式、選派式等方式,不斷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組建黨組織工作力度,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建已建率達到95.5%。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群共建工作的意見》,以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共新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403個、工會組織5231個,團組織應建已建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

  抓好學習教育 凸顯黨員隊伍先進性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省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按照“五個好”和“五帶頭”的要求,圍繞全省“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發展大局,深入開展“作表率、比貢獻、促發展”和“創業、創新、創優”活動,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全省基層黨組織圍繞大項目建設和中心工作,在項目建設一線新建黨組織1748個,建立黨員責任區、示范崗58331個。全省企業黨組織黨員為企業提合理化建議112646條,為企業節省資金、創造效益23.16億元;共有50774名農村黨員參與創辦各類經濟合作組織26427個,輻射帶動338529名農民創業致富。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緊緊圍繞改善發展環境、服務人民群眾,真正把創先爭優活動打造成為利民、惠民、富民的群眾滿意工程,全省共有10.4萬個基層黨組織、202萬名黨員做出公開承諾,踐諾率96.4%。24355名農村黨員乾部參與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活動,代理事項1.4萬項,開展代理服務32萬件次,為200多萬人次提供了幫助。

  在“百局聯百村”活動中,全省城市機關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成共建對子8763個,城市黨員與農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66864個,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210580件。


  夯實基礎建設完善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

  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到2010年底,全省共投入資金7.39億元,新建活動場所5032個,改建、擴建1974個,村級組織場所實現全覆蓋。逐步建立社區經費多元化籌措機制,不斷加大解決社區黨組織活動無經費、無場地,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無報酬問題的力度,全省已有2263個社區黨組織辦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此外,全省還建立區、縣級社區服務中心300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556個,便民利民網點3.6萬個。

  各地積極推進工作制度創新,實行黨務公開,著力建立健全黨員長期受教育、黨組織和黨員密切聯系群眾、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服務發展、黨員管理監督等方面的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在全面推進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並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把“三級聯創”推廣到城市,在城市社區開展了以創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先進區(縣、市)委、“五個好”街道、社區黨組織為主要內容的城區黨建工作“三級聯創”;在企業開展“六個好”國有企業黨組織創建活動和“五個好”、“兩新”組織黨組織創建活動,上下聯動,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同時,我省還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市(地)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把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市(地)主要責任指標考核體系,作為市(地)委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評定的重要內容和市(地)委領導班子成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督促各級黨組織把黨建責任制落到實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