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3日訊 新課標高考歷史選擇題難度有增加趨勢。考前一個多月應系統做近三年的高考試題,熟悉甚至背誦參考答案,包括語言使用和答題邏輯。
形成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的好習慣,如高考時監考教師分發試卷後不允許答題,考生應該先看歷史選修題的內容,確定選擇。答題時,總原則是避難就易。每個學生思維習慣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從頭到尾一直往下做,有的人喜歡先做完某一科,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有效答題習慣,高考時不要改變。
熟稔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世界發展由分散走向整體專題是高考熱點,高考方向是: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的演變及原因;經濟全球化及其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側重了解工業革命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關注科技創新和反全球化現象。
復習要點包括:世界經濟的現代化含義、表現、歷程;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思想;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14-16世紀,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在地中海;16至18世紀,資本主義世紀經濟中心在大西洋;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形成等。
四方面檢查基礎知識
復習的最後階段,考生要理清復習思路,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內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鞏固了基礎知識:是否明確基本的歷史階段特征,是否擁有基本的圖表解讀能力,是否准確把握基本的歷史概念和歷史常識,是否能科學梳理基本的歷史規律。
讀客觀題應放慢速度
答客觀題應放慢讀題速度,仔細劃出設問與材料中的要點,如時間、核心內容、正向選擇還是逆向選擇。答主觀題的一般步驟為:審題定位、構思擬綱、行文作答。
審題主要是審題型,審關鍵詞(審提示語、審限定語——概念、審主乾語、審答項語),審賦分。要仔細推敲試題屬於哪種題型,是列舉還是問答,是敘述、分析,還是比較、評論,是簡答還是詳答。
書寫格式規范化,不建議過度使用文學語言表達。形式上要段落化、序號化、整潔化,高考閱卷基本按關鍵詞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