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提昇社會管理水平 共享和諧幸福龍江
2012-04-24 07:43: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春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巡邏摩托車上街執法。記者 高明 攝

  全方位監控確保穩定。記者 陳賀 攝

  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安則興,亂則衰。”平安與穩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大力提昇社會管理水平,著力化解社會矛盾,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公共安全監管機制,是我省適應經濟社會新形勢、落實科學發展新任務、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貫徹執政為民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連日來,在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上,“著力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平安和諧幸福龍江”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焦點。

  報告摘錄

  大力提昇社會管理水平。堅持依法治國、以人為本、民生為大、科學執政、重在基層、安全至上,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努力建設平安和諧幸福龍江。

  社會矛盾 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會場訪談

  “過去的五年是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不斷把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理百姓的呼聲和需求作為第一責任,加大力度,深入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齊齊哈爾市信訪局局長王劍峰代表說。

  王劍峰代表建議,今後五年,在推動社會矛盾化解、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方面,首先,要全面提高對黨委政府特別是各級領導乾部執政發展第一責任的思想認識,真正把維護穩定作為保發展、促民生的有力措施高度重視,納入日程,抓緊落實。其次,圍繞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方面的突出問題,動真情用實招,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好。第三,在措施上要硬化。特別是要深入開展領導乾部接訪下訪活動,走出機關,走進基層,了解群眾疾苦,解決困難。第四,要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特別是在重大決策的制定和決策實施過程中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充分考慮社會的承受程度和群眾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

  會外聲音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信訪工作取得嶄新進展,廣大群眾更加注重參與到社會各項民主和決策之中,更加注重依靠現有法律和法規來表達訴求,反映呼聲,更加理解和配合各級黨委政府相關決策的推動和落實,信訪工作已真正成為黨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傳感器”,反映社會和諧穩定的“晴雨表”,溝通各級黨委和政府,聯系廣大基層和群眾百姓的“連心橋”。

  背景鏈接

  2011年,全省13個市(地)及綏芬河市和撫遠縣信訪工作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各市(地)縣(市)信訪工作部門嚴格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不斷擴大政府信息公開范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36條;依照申請公開政府信息207條,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


  治安防控 健全全方位全時空多層次體系

  會場訪談

  近年來,社會管理創新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經過3年多探索實踐,大慶市社會管理體系初步建成,社會管理工作向縱深挺進。去年,大慶市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取得的成功經驗,引來北京等多個城市前來學習和交流。

  吉炳軒同志在報告中提出“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大慶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沈宏宇代表說:“在下步工作中,大慶市將圍繞立足嚴打抓整治等方面重點抓幾項工作。一是要立足嚴打抓整治。堅持‘嚴打’方針,重點打擊影響群眾安全感和社會反映強烈的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大力整頓社會治安混亂地區和薄弱環節,確保治安問題相對突出的地區和部位得到徹底解決。二是標本兼治抓防控。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和聯防,健全立體化防控體系,不斷提高打擊防控能力。三是全民動員抓創建。深入開展平安縣(區)、平安鄉鎮(街道)、平安村(社區)、平安學校、平安油(礦)區等系列創建活動。四是積極探索抓創新。更加注重機制體制創新,努力形成政法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群眾廣泛參與的全方位、全時空、多層次的社會治安防范控制體系。”

  會外聲音

  記者從省有關綜治部門了解到,全省各地將安全技術防范建設納入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現項目化推進,技防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建立市、縣(區)、鎮(街)、村(居)四級聯網的視頻監控系統,全省一級二級監控中心、監控點建設的質量和數量不斷提昇。在加強技防建設的同時,各地不斷普及完善農村“平安互助網”、“多級聯防報警網”工程和多種形式的實用技防措施。

  背景鏈接

  2011年,我省社會管理和“平安龍江”建設取得新成效,社會治安形勢總體保持平穩,公眾公共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公共安全感已連續5年不斷提昇。去年12月,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在全省開展了公眾安全感專項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全省2011年度群眾對當地平安建設的公眾安全感、滿意率、知曉率、參與率分別為95.1%、87.5%、82.6%、96%,較2010年分別提高了0.2、1.5、3.7、0.4個百分點。

  公共安全 加強常態管理遏制事故發生

  會場訪談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有一片呈“葫蘆嘴兒”型的區域,四周都是山,一下雨水流就往該區域集中,容易引發山洪暴發。該市在對森林防火、雅魯河防汛等風險和公共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時,重點加大了對山洪暴發的預警。

  “2011年6月3日,該地區突發降雨,兩小時內降水量超110毫米,雨水從山上流下匯聚,區域內水位迅速上昇,居民區水位甚至達至窗戶位置,50年不遇的山洪暴發,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區委書記高尚國代表說,“由於我們加強了風險的預測和評估,去年投入200多萬在該區建立了山洪預警系統,使我們在面對突發危機時贏得了寶貴的應對時間,妥善地處理了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有了這些經驗,對如何結合實際健全公共安全監管機制,高尚國代表說:“首先應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重視,做好應急事件的演練,加強對應急處理人纔的專業培訓,完善公共安全預警系統,保障突發事件來臨時有備無患。也就是說,一是要加強公共安全監管的常態管理水平,二是要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這是處理類似性質安全事故都應具備的要素。”

  會外聲音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對公共安全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視,在預測、評估、處置、制度和規范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平時積極做好應對,減少潛在性突發事件發生,一旦災害發生,處置得當及時,把損失降到最小;對受災群眾進行及時補償安置,保障了百姓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

  背景鏈接

  2011年,佔地面積122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8600平方米,被列為國家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全國地市級應急救援建設試點工程的我省首家集應急救援指揮、安全生產調度、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和數字化礦山管理等為一體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落戶黑龍江,該中心啟用後將致力於治理各類隱患、應對事故災難、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預計到今年年底,相應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將在我省所有地市全面覆蓋。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