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愚公移山,後續新編。話說太行王屋二山阻路,愚公一族代代接力誓移二山。但此法終屬蠻力,一後人靈光閃現,山不就我我來就山。太行王屋資源稟賦,何不招商引資共同開發?鑿山開礦、修路建廠、旅游開發、特色種植,實業副業雙管齊下,愚公項目如火如荼。從此高山無阻,從此富足安樂。
古語新說基於現代思維,今日的龍江,通過五年的勵精圖治,如同聰慧的愚公後人,已然找到了發展的金鑰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圍繞項目建設形成發展合力。於是,這五年,一個又一個大項目、好項目、強項目生根、開花、結果,經濟的加速感、社會的和諧感、百姓的幸福感,讓每個龍江兒女都感同身受。大會報告中那一串串忠實而火熱的數字也正在為這種感受清晰作答。
數字記錄輝煌,實績激情燃燒,而項目建設的直接拉動也將讓這些數字在未來變得更加充盈豐滿。也正因如此,我們纔能驕傲而充滿信心地看向遠方,纔有開創新五年跨越的誓言錚錚。其實,所夢所想,所作所行,何止五年,我們看得更遠。每一個項目在現今開足馬力,啟動的是發展的引擎,牽動的是未來的福祉。
用項目轉型,把未來寫實。雞西,傳統的資源型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煤城的路子怎麼走?大唐雞西第二熱電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徐傳彬代表自豪地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方向。『去年興凱湖沿湖旅游公路項目啟動,連通了雞西的轉型之路,「大美興凱湖、活力雞西城」的宣傳片走進央視,更吹響了雞西綠色發展的號角。』不僅旅游項目聲勢喜人,一個個非煤項目好戲連臺,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以石墨為代表的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都在為雞西未來積蓄動能。
比起小城的靈動,傳統老城靠項目牽引轉型昇級則挑戰頗多。但是,明確了發展路徑,牽住了項目建設這一發展的『牛鼻子』,則事半功倍。
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幾年來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工業項目、農業項目、三產項目、民生項目,成果豐碩。北方華安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錦春代表是在鶴城工作生活了30年的外鄉人,見證了齊齊哈爾從輝煌到彷徨再到重生的成長軌跡。他說,從一拖(黑龍江)東方紅工業園,到玉米、馬鈴薯等綠色產業帶,是一個個項目活水讓老城活了、旺了,更有希望了。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如同每個春天都有嫩芽破土,都有新葉生發,我們又一次抵達春天。這個春天,格外的明媚,項目工地上流下的一珠珠汗水,將折射黑土地的發展之光;這個春天,格外的矚目,龍江的發展圖景將漸次展開,在下一個五年,在更遠的未來,將為龍江大地獻翠染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