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林業局生產的高端黑峰產品。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中國蜂產品協會會長高茂林對於黑蜂倍加關注。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顧晶作為最早養殖黑蜂的林場職工,近些年收益頗豐。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東北網4月25日訊 (記者 楊林川) 在24日召開的迎春林業局黑蜂大會上,養蜂大王李北成一手夾著兩萬元的現金支票和證書,一手捧著獎杯笑的合不攏嘴,“以前遇到不好的年頭,養蜂可能滴蜜無收,好年頭時,產量上去了,但又愁銷路,愁沒好的收購價格,如今與林業局合作,為我們免費提供蜂箱板,讓我們了解到養蜂的最新技術、信息,同時,林業局還是給予我們最高的收購價,去年毛利潤我竟賺了60萬”……
1997年,國務院頒令(1997)109號在東北饒河建立了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是目前為止,亞洲為保護蜜蜂蜂種建立的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年過去了,東北黑蜂陸續獲得國內國際多項殊榮。黑蜂椴樹蜜、蜂膠等系列蜂產品作為真正的東北大森林產品,也在逐漸被國際市場所認可。近日,記者來到了保護區的核心區——迎春林業局的五泡林場。
200餘種無污染蜜源植物 迎春林業局黑蜂源產地
說到東北黑蜂,五泡林場的林業職工都能說上幾句。“黑蜂特別善於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而且能利用零散蜜源。”五泡林場的場長安德指著眼前的一片尚未變綠的山頭告訴記者,“我們林場的森林覆被率98%,有椴樹、黃菠蘿、山槐、山桃、刺五加、五味子等200餘種蜜源、粉源植物,特別是椴樹,漫山遍野都是。”
據了解,五泡林場位於迎春林業局的中北部,地處完達山北麓與三江平原交匯處,林場1705畝的耕地雖然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但施業區內物種豐富,沒有農藥化肥和工業排放物的污染,適合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
五泡林場主任安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林場16個林班中已經有1500群(箱)黑蜂,按照2011年林業局蜂蜜收購價格測算,平均一箱蜂就可以收入1500元左右,減掉每箱300元的飼養成本,純收入1200元,按一家兩個勞力管理100群(箱)計算,一年的純收入是12萬元,“當然,不可能每年都豐收,按5年3收計算,平均每年的收入也在7萬元左右” 。安德說到這裡,表示自己接下來也有養蜂的打算。
林區職工群眾在經濟轉型條件下獲更大收益年收入番了10倍多
五泡林場最早的養蜂大戶是老顧家,顧家現在的養蜂人是顧晶,今年50歲,1978年到1998年在林場擔任油鋸手。“1999年,父親把他養的20箱黑蜂給了我,我和妻子就全職開始乾起了養蜂的工作,現在我們一共養了110箱黑蜂。原來做油鋸工每個月千八百塊錢,日子過的不寬裕,2011年趕上個‘豐年’,我們光靠養蜂就賺了10多萬。”顧晶憨厚的笑道。
記者了解到,2012年我省的木材產量將從2011年的114萬立方米,調減到89萬立方米,並將迎春林業局蜂產品加工等9個轉型項目定為省級重點推進項目。沒有了砍伐樹木的工作任務,一些林場職工就轉型養起了東北黑蜂,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在林場養蜂遠比伐木賺得多。現在,越來越多的林場職工轉型乾起了“副業”。顧晶正是將這種原來的“副業”變成現在的“主業”,並帶動林場16家林區職工一起加入養蜂的行列。45歲的謝雲華原來在林場做裝車工,每月幾百元的收入養家糊口都成問題,現在和妻子一起養了120箱黑蜂,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
天然椴樹無污染國家蜂產品協會會長期待黑蜂未來
據了解,東北黑蜂是在閉鎖的自然環境裡,通過自然選擇與人工進行所培育的我國唯一的地方優良蜂種。東北黑蜂強壯有力、采集力強、抗病抗逆性強、耐低溫等特點都是決定蜂產品品質的關鍵因素。黑蜂蜂膠其含鉛量就相對較低,降糖降血壓效果非常明顯;黑蜂蜂王漿蛋白質含量高;黑蜂蜂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糖類、酸類、?類、膠原物質、蛋白質和氨基酸、芳香物質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是我國唯一的國家原產地域保護蜂產品。
中國養蜂協會理事長、亞洲蜂聯副主席張復興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黑蜂在國內只有在迎春、饒河一帶盛產,和我國其他地區所不同的是,東北黑蜂所在的地區樹木幾乎沒有被污染,所以相比被農藥化肥污染過的地區來說,這裡黑蜂所產的椴樹蜜、玫瑰蜜等品質要更純一些。
“東北黑蜂與中華蜜蜂、意大利蜂並稱我國三大蜂,這種蜂源自俄羅斯,經過長時間演變成為特有的東北黑蜂,其抗病能力強、采集能力強。保護東北黑蜂首先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深遠意義,同時,由於東北黑蜂處於迎春特有的自然環境,釀造的多為樹蜜,因此營養價值也有它的獨特性,值得大力發展”中國蜂產品協會會長高茂林欣喜的表示。
迎春1千噸天然椴樹蜜五月全國發售
“原來養蜂也有外地的商家來找,量很少,給的錢也不多。”謝雲華告訴記者,現在,迎春林業局已經委派下屬林場的工作人員到養蜂職工家裡直接收購蜂蜜,收購價格也從原來的5、6元每斤漲到了現在的9元,有時給到10元。迎春林業局多種經營局局長汪超告訴記者,林業局投資近6千萬興建了總佔地5萬平方米蜂產品加工廠,統一收購養蜂戶的蜂蜜,開發蜂蜜、蜂王漿、蜂膠、蜂花粉等產品,出發點就是為了提高養蜂效益,鼓勵職工群眾養殖黑蜂、加快致富,最終讓養蜂戶們受益。
同時,林業局不但給養蜂人科學的劃分好“產地”,還為他們免費提供蜂箱板、越冬房和在山上養蜂的活動房,並對優秀的養蜂代表給予重獎,讓養蜂人更有保證、更熱愛這項事業,從而愛護這片大森林。
迎春林業局局長畢英傑表示,現在林業局養蜂人已由原來的55戶增加到目前的210戶,廣闊的商業前景已經使越來越多林區職工,從伐木人變成了養蜂人、護林人、生產者,並形成生態綠色循環經濟。目前已經委托北京的銷售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推銷蜂產品,林業局將做好“小黑蜂,大產業”這篇大文章,使黑蜂養殖打造成迎春林業局的名片,也能讓千家萬戶品嘗到有營養的東北黑蜂的蜂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