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5月2日訊 走進麻山大地,處處感受到廣大乾群創業的激情和發展的熱潮。按照市黨代會確定的一杆大旗、兩個目標、六個毫不動搖、六項建設的總體要求,麻山區對區情、村情、企情進行了科學、客觀的分析,明確要高舉綠色發展旗幟,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努力把麻山建設成為經濟更具活力、環境更為優美、社會更加和諧的“綠色生態、和諧宜居”衛星城。
麻山區自我加壓,定下了未來五年地區生產總值要翻一番,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要翻兩番,2012年要實現財稅收入“破億”目標。為此,麻山區新一屆領導班子明確了“465”發展任務,大力實施“四大戰略”、全力推進“六項工程”、創新黨建工作“五種機制”,推動麻山區經濟、社會及政治建設的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
麻山區在經濟發展中堅持實施“項目強區”、“綠色富民”、“全民招商”和“生態宜居”等“四大戰略”:大力提昇振興石墨、磨料、煤炭和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促進工業經濟集聚發展,加快把麻山建設成為以石墨為主的工業重鎮;全力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加快把麻山建設成為特色農業之鄉;創新招商載體,完善招商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把麻山建設成為政策“窪地”和投資“高地”;高標准、高檔次、高規格推進生態麻山和城鄉建設工作。推進“六項工程”:通過實施社會保障工程、就業再就業工程、教育振興工程、文化建設工程、公共衛生工程和平安創建工程,大力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創新“五種機制”:不斷推動黨員乾部思想建設、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黨內民主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機制創新,為建設“綠色生態、和諧宜居”衛星城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精神動力。
借助打造省級重點產業園區機遇,同步謀劃建設了麻山石墨產業園和大理岩兩個大型工業園區,並投資四千多萬,進行園區規劃前期工作、辦理前期手續,完成了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推進園區內居民動遷,進行園區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建設用地征收和儲備工作,掃清企業入駐障礙,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環評等前期手續,全力以赴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資源審批、匹配等難題,同步引導石墨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探索成立石墨產業集團,提高石墨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以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特色養殖業為主攻方向,以工業化發展的思維促進“三農”建設。做好產、加、銷全程綠色有機標識的申請和認證,構建多元化綠色特色農業體系,讓苦瓜酒、鵝肥肝、雲山泉水豬肉等綠色、有機食品成為麻山農業主打品牌,把麻山打造成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樹莓、藍莓、桑蠶、食用菌等特色經濟作物成為農民增收之寶,改變農村“廣種薄收”的經營方式,打造“特色林果之鄉”、“北藥之鄉”、“食用菌之鄉”。加快建設特色畜牧養殖基地和農機合作社,謀劃好羽翔牧業、英傑育肥牛場等龍頭企業生產鏈條,籌劃組建省級畜牧產業集團,帶動農民轉型。
以民為本,改善民生。今年將進一步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提高醫療衛生質量,推動文化大發展,全力抓好財稅工作,以煤礦安全生產為重點,全力創平安保穩定,做好排水、供水改造工程,綠化、亮化城區環境,建設棚戶區改造三期工程、城區污水處理廠等民生工程,探索城市網格式管理,促進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創新黨建工作“五種機制”,提出“做官先做人,興業先修德”的理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廉政意識和自律意識,把“樹正氣,走正道、乾正事”的“三正”要求,作為做人、做官、做事的准則,帶頭弘揚“修身、齊家、愛國、敬業”的雞西人精神。同時麻山區積極探索建立乾部思想教育、考核評價、激勵獎懲等新機制,用發展的眼光、戰略的思維和改革的辦法,不斷創新乾部培養管理模式,拓寬乾部培養選拔渠道,提高乾部培養選拔管理質量,形成支持開拓者、鼓勵創新者、鞭策平庸者、淘汰落後者的良好政治生態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當前,麻山區上下凝聚發展合力,營造了同心同德求發展、精誠團結乾事業的生動局面,匯聚強大合力,吹響了加快發展、攻堅克難的號角。麻山人民正用智慧、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共同譜寫、開創麻山區嶄新的2012和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