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外牆牆體開裂,且沈降明顯。
樓板
“危房”鑒定意見書。
屋內房梁裂縫清晰可見。
陽臺內壁用手一碰就掉渣。
東北網5月10日訊 “樓板開裂、鋼筋裸露……這進戶纔兩年的新房咋就變成‘危房’了,這樣的房子誰還敢住啊!”昨天,家住巴彥縣西集鎮商貿城小區的業主代表就其住房存在的質量問題,集體向市工商局消保處進行申訴。
入戶僅兩年樓體頻裂縫
據巴彥縣西集鎮商貿城小區業主於先生介紹,商貿城小區是由哈爾濱遠大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於2010年5月開發建設的,共4棟樓170餘戶。當年11月,開發商通知小區居民開始進戶。在辦理進戶手續時,開發商向每一位業主發送了一份《西集鎮商貿城小區入戶通知單》,其中敘述:“經開發商、建築商、工程技術人員聯合自檢,申請上級主管部門驗收,已達到入戶要求。”
“然而剛入戶不久,小區居民便接二連三地遭遇各種問題。”於先生告訴記者,首先是C棟1單元501號的梁家,他家在2010年冬季裝修時發現樓板出現裂縫,經與開發商交涉後獲賠8000元。隨後是頂樓普遍出現洇水和發霉現象,到2011年夏天,C棟5單元501號崔先生家又發現了樓板裂縫,開發商最終為崔家賠償30萬元並退房。之後C棟7單元501室,2單元602室,1單元503室、601室,B棟3單元402室等業主均發現自家樓板出現多處裂縫。到今年3月份,C棟一層商服的杜家更是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非正常沈降,並將他家室內門窗框擠變形致玻璃破碎,其室外牆體也出現了明顯裂紋。
“樓裂裂”被鑒定為“危房”
商貿城小區業主代表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房屋質量問題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多次到巴彥縣城鄉房屋建設局質檢站諮詢和投訴。今年1月14日,縣質檢站、開發商、建築商還有位於黃河路36號的哈工大司法鑒定所的相關人員,一起到現場進行調研,當場給出的結論是C棟1、2、3單元北側一層底部圈梁被施工方私自割斷及混凝土配比沒控制好是樓體開裂的主要原因。臨走時,還取走了混凝土樣品,但至今也未公布最終鑒定結論。
為此,今年4月,業主代表向黑龍江中和力得爾司法鑒定所提出申請,要求對小區部分房屋工程質量和安全可靠性進行鑒定。4月11日,經過鑒定後該所出具了房屋工程質量和安全可靠性鑒定意見書,其中對C棟2單元602室等6處房屋鑒定結果表述為:“1.房屋的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不合格,嚴重影響使用功能;房屋混凝土構件安全性鑒定評定等級為du級,即住宅存在安全危險;2.一單元和二單元的基礎圈梁多處斷開,嚴重影響房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業主集體申訴要退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10年小區開始進戶以來,除存在樓體開裂及非正常下沈等情況外,小區業主始終未看到相關部門出具的進戶驗收手續,而且光纖、有線電視及電話等均無法入戶,同時,大部分業主至今無法辦理房產證。
據業主代表於先生介紹,在問題發生後開發商除對個別業主予以退房或賠償外,對其他受損業主並未采取任何補救措施,為此,他們決定向市工商局消保處進行集體申訴,並要求對存在質量問題的房屋進行退房或賠償。
據市工商局消保處王緒坤處長介紹,目前,消保處已正式受理此申訴,並將於近日進行公開行政調解。
昨天下午,巴彥縣建設局質檢站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市工商局,聽取業主的申訴意見。在聽取完業主訴求後,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征求業主代表和開發商意見後,巴彥縣相關部門將與省森工總局下屬的林業勘查設計院進行聯系,以對該小區房屋質量進行第三方檢測,並確定該小區是存在樓體質量問題還是個別房屋存在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