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1日訊 清晨,肇源縣農民馬樹平走進了花棚,細心伺弄起含苞待放的玫瑰花。這已經是他種植玫瑰花的第三個年頭了。據了解,今年大慶地產玫瑰預計可達200萬枝,其中將有70萬枝走入大慶市場,佔領1/1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大慶市每賣出十枝玫瑰花,就有一枝是地產玫瑰。
一畝花抵百畝田
“一畝園十畝田,一畝花十畝園。”這句話,足以證明種植鮮花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據了解,玫瑰花定植後一般能開5年,一個大棚約2畝地,能種8000株花苗;小棚約1畝地,能種4000株花苗。一個小棚第一年能產玫瑰花5000枝,第二年開始增加,最多可產兩萬枝,第三年產玫瑰的量達到最高,達三四萬枝,而第四年和第五年玫瑰花數量逐漸減少。五年以後就開不了幾枝了,但玫瑰的根枝粗壯,可以挖出來當盆景賣。這樣算來,一棟小棚5年的產值能達到20萬元,如果擴大規模,形成產業,經濟效益會更可觀。
“玫瑰花好伺弄,一個人能伺弄十來個棚,比種大田劃算多了。我的100多個花棚,三個人就能忙過來。”馬樹平說。
年產量達200萬枝
由於大慶沒有雲南四季如春的氣候,而玫瑰花對氣候的要求又比較高,原來,大慶市的玫瑰花只能在43型溫室中種植,而一棟溫室的造價需要11萬元,這筆不小的投入,讓很多有興趣種玫瑰的農戶望而卻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黑龍江省農科院大慶分院王力老師經過一年時間,終於在去年成功研究出玫瑰花冷棚越冬技術,並在50多個玫瑰花品種中,篩選出10個適合在冷棚種植。
“冷棚的造價在2萬元左右,大大節省了花農的成本投入。”王力告訴記者。有了冷棚越冬技術後,花農就可以擴大玫瑰種植規模了。今年,地產玫瑰已經擴展到100多個棚(大概100畝地),預計今年走入大慶市場的玫瑰花可達70萬枝。按大慶市每年700萬枝的需求來計算,地產玫瑰已佔領大慶市玫瑰花市場1/10的份額。
200萬枝玫瑰花的產量,讓大慶市8~10月的玫瑰花市場自給自足不成問題。
“以前,我們店裡賣的花都是從雲南運過來的,成本高不說,不易保鮮。現在,我們有三個月可以銷售地產的玫瑰花了。地產玫瑰的進貨價較低不說,還減少了用於保鮮的費用。”美惠子鮮花批發店的都女士說。
每年的8~10月,是地產玫瑰的盛花期,而此時的雲南已進入雨季,病蟲害比較嚴重,玫瑰花產量不高,這給大慶市提供一個搶佔鮮花市場的絕好時機。
大慶玫瑰將綻放黑河
大慶的玫瑰花除了銷往本市外,還大量銷往哈爾濱、齊齊哈爾、長春等地。今年省農科院大慶分院與省林科院合作准備在黑河市試種一個棚的玫瑰。
“省林科院現已預訂18000株苗,准備運往黑河。黑河是口岸城市,如果發展好,就可以出口俄羅斯了。”王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