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英雄事跡感動冰城、感動龍江、感動中國。李毅攝
東北網5月28日訊 師愛如山。在石火電光的一瞬間,張麗莉爆發出捨身一推,彰顯出博大的師者之愛。
這愛至剛至猛,堅不可摧。
上善若水。在英雄精神的傳遞中,哈爾濱凝聚起傾城大愛,輻射著溫暖的人性之善。
這善至柔至美,沛乎莫御。
大愛之心築就精神高塔,向善力量激蕩大美冰城。“最美女教師”喚起的愛與善,如同明媚的陽光驅散塵世的陰霾,伴我們的城市砥礪奮進、昂揚前行。
厚積師德,薄發大愛。張麗莉的英雄壯舉詮釋了師者之愛、仁者之心、勇者之舉。她用一己之力點亮精神燈塔,引燃公眾愛心,產生群體共鳴,支持起時代的道德高度
昨天,她還是那個可愛的鄰家女孩;今天,她已是黑土地上的大美英雄。
張麗莉的捨身一推,不僅測量出生命的滾燙溫度,也支持起時代的道德高度。
英雄的誕生絕非偶然。撿拾起28歲張麗莉的細碎人生片段,就會發現,英雄壯舉光環的背後,是一點一滴善的積淀。對她這個溫情而又細心的女教師而言,愛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作為教師,如果孩子們期盼一縷春風,那麼,我願獻上整個春天;如果渴求一滴海水,我願傾其一片海洋;如果要擷取一片紅葉,我願給予整片楓林……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在青春年華,放飛師愛,伴著我可愛的孩子們,風雨兼程,一路同行!
——《放飛師愛在我青春年華》(2009年)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身為青年教師,雖然在工作方面仍存在著很多不足,但我會繼續用心工作——用愛心澆灌孩子的心靈,用耐心期待學生的成長,用信心見證自己從事教育事業時最初的諾言——心懷師愛,溫暖你我!
——《心懷師愛溫暖你我》(2010年)
我把那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文字發到了空間日志裡,之後收到了這樣一條留言——“老師無私的愛,不僅換來了學生那一句句真心的評價,更滋潤了孩子們那一顆顆稚嫩的心。”
——《用無私師愛滋潤學生稚嫩心田》(2011年)
在張麗莉老師連續三年的演講稿中,“師愛”都是一個醒目的關鍵詞。
她的愛滲透在三尺講臺上——
夏天,她在教室地上灑水為教室降溫;冬天,她買來電水壺給學生燒開水喝;面對貧困學生,她從微薄的收入中,每月拿出100元資助……
她的愛閃動在溫馨微博裡——
談愛情,她說“如果只剩三天生命,要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做個好妻子,當個好女兒”;談親情,她說“血濃於水的親情不能復制,爸是生命中唯一的親人了。為了照顧他,我要回佳木斯任教”;談理想,她說“在有生之年,不傾國、不傾城,只是傾盡所有去愛”。
她的愛甚至綻放在病床上——
她牽掛學生:“中考考出好成績,加油!”她感謝護士:“感謝,非常感謝!”;她惦記家人:“連累你們了。”她寬容肇事者:“已受到良心譴責,別再說了。”微弱的聲音透出責任、堅強、無私、寬容。
愛的投入全心全意,美的迸發感天動地。
“人在瞬間的反應是長期養成的習慣與品質的‘爆發’。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被學生深深愛著的老師、一個把愛護學生作為最高使命的教師,當愛與幸福的交流成為一種職業習慣的時候,那迎上前去的奮力一推,就成了一種職業本能。”花園小學副校長曹永鳴說,“張麗莉老師的‘最美’,絕不僅僅閃現在勇敢救人的瞬間,她是用自己28年生命的積淀演繹出瞬間的美麗,從而定格了教師職業精神的永恆。”
釋放善意,接力愛心。用愛心給他人溫暖,用熱血匡扶人間道義,用善舉助推社會和諧。“最美女教師”的大義激起的向善力量,正與冰城大愛相融合,涓滴匯聚成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這是“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受傷之前曾經留給她的學生的作文題。這似乎正是張麗莉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
生命之樹雖然凋殘,精神之花華美綻放。
五月的冰城,花香郁郁。
在這個美麗而懮傷的季節裡,人們發現,除了滿城丁香花的濃香之外,又多了一縷茉莉花的清香。
融合彰顯美麗。張麗莉的師者之愛、仁者之心、勇者之舉,為冰城精心構建的精神家園再添一縷馨香。
“張麗莉的義舉讓人震撼,讓冰城感動。”百家講壇主講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隋麗娟認為,張麗莉的身上顯現出被當代人淡忘的傳統價值理念,那就是孟子所說的“捨生而取義”,就是在危急關頭用小我換取大我。“她的大義激發了哈爾濱的愛與善。我們呼喚更多的愛與善,這個社會的‘義’纔能更加充沛。”
“並不是每個人在危急關頭都能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去考慮別人的安危,張麗莉對學生的愛超過了對自己生命的重視,並把這種愛傳遞給了社會中的每個人。”黑龍江大學學生高旭說,“張麗莉的善良和責任心讓我們感到震撼,她像一縷清風吹過人們的心頭。”
張麗莉義舉,不止於感動。在千鈞一發的生死考驗中,她的捨身救人之舉更激發出積極的向善力量和炫目的道德光芒,這於當下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王愛麗認為,張麗莉的行動難能可貴。“在國人慨嘆道德滑坡的今天,我們首先需要張麗莉倡導的‘堅守良知’,守住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底線,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用心靈去溫暖心靈。”
“市場經濟和見義勇為、捨己救人並不矛盾。”哈爾濱工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主任陳坤教授說,“向善而行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標尺和我們共同的時代責任。人們感動張麗莉的壯舉,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份令人類成其為人類的高尚情懷並沒有沈睡。目前,要充分發揮張麗莉這樣的道德榜樣的力量,淨化社會道德風氣。”
一個英雄的誕生,必定根植於一片大愛厚土,必定有一個崇敬英雄、關懷英雄的社會氛圍。
哈爾濱,是一個充溢感動的城市;
哈爾濱,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城市。
充溢感動緣於珍視感動,這個曾在1998抗洪中豪情激蕩、在汶川大地震時傾力相助的熱血之城,如今再度為張麗莉的義舉潸然淚下,古道熱腸的冰城人毫無保留地為她獻上鮮花、掌聲、捐款和祝福;
英雄輩出緣於敬重英雄,從“雷鋒鞋匠”孟廣斌到“農民醫生”戰勝軍,從“陽光老人”李坤纔到“最美叔叔”謝尚威,英雄的輩出讓這座感恩之城懂得英雄、熱愛英雄。今天,冰城人敞開懷抱,以對待英雄的最高禮遇熱情擁抱張麗莉,把她納入冰城的英雄之林。
崇尚英雄,是哈爾濱人美好不變的情結。
聚焦英雄,為他們鼓呼;回望英雄,向他們致意。
用愛心給他人溫暖,用熱血匡扶人間道義,用善舉助推社會和諧。冰城人從來都是把對英雄的敬意、關懷和學習,轉化成積極成長的力量、集體向善的自覺。
傳承大愛,融鑄大美。小善匯聚大愛,薄力鑄就大德,“最美女教師”的奮力一推,與哈爾濱的時代精神相互交融,迸發出強大合力,成為提昇哈爾濱城市精神的持久原動力
連日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英雄事跡,感動著冰城,感動著龍江,感動著中國。
英雄大義淬礪冰城大愛,一座城市與一位英雄的相遇不僅情感交融,更激發出強烈的精神共鳴。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愛為魂。張麗莉的壯舉詮釋了至真至愛的師德,用生命詮釋了大義。”哈市天鵝出租汽車公司駕駛員、勇敢市民年華說,“麗莉的臨危一推絕不是一念之舉,而是她良好職業情操和個人修養長期累積的結果。她的大愛、大美讓每一個冰城人為之共鳴。”
目前,哈爾濱正在加快實施新戰略,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出了“講文明樹新風”、“我們的節日”、“鄰居節”等一批獨具特色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品牌,開展了“十佳公僕”、“感動哈爾濱人物”、“道德模范”評選及“發現身邊感動、爭做冰城好人”等活動,培育形成了以路橋精神、環衛精神、交警精神和公僕精神為代表的哈爾濱時代精神。
大愛傳遞力量。“最美女教師”激起的向善力量,正與這些品牌活動、時代精神相互影響、交融,迸發出強大的合力,成為提昇哈爾濱城市精神的持久原動力。
對“最美女教師”的感動敬佩,正迅速轉化成為哈爾濱人持久而強烈的學習激情,並悄然提昇著哈爾濱的城市精神。
市委宣傳部要求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迅速掀起學習熱潮,大力弘揚“最美女教師”高尚品質,使其成為哈爾濱新時期創業、創新、創優的巨大精神動力,為推動我市新戰略實施吹響奮進的號角;
在全市教育系統召開的學習張麗莉先進事跡座談會上,與會教師表示,要將學習張麗莉的高尚精神內化到日常的教育細節中,樹立責任心,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名學生、辦好每一所學校,做讓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
市婦聯召開各界婦女學習張麗莉做道德高尚新女性座談會,向全市廣大婦女發出倡議,號召全市廣大婦女向張麗莉學習,匯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力量。
“張麗莉是當代青年的傑出代表,是廣大團員青年學習的楷模。”道外區東萊街道教育園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洪潤浩說,“作為青年志願者,應該以張麗莉老師為榜樣,學習她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學習她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愛別人勝過愛自己的博大胸襟。”
“她的義舉讓我們再次看到愛與善、真與美,重新拾回對人性本真、本善、本美的期盼。學習張麗莉,就會不斷激發人性的‘真善美’,讓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在哈爾濱蔚然成風。”市委講師團講師任錦華說,“只要我們把對張麗莉的感動和崇敬,轉化為做好‘創城’工作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實施新戰略、實現新跨越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在建設繁榮、幸福、文明、和諧哈爾濱的征程中書寫大美大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