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莉莉

王莉莉在查閱資料
東北網5月29日訊 “兩個物體一旦接觸,就會產生轉移,會帶走一些東西,也會留下一些東西。”這是最近很火的港片《法證先鋒》裡,屢次被提及的羅卡定律:現場微小的物件、痕跡,也能定罪嫌犯。女警王莉莉就是賓縣刑偵大隊的一位女“法證”。
電腦桌面是殘缺的屍體
35歲的王莉莉已經在刑事案件現場勘察第一線工作了13年。雖然熱愛刑偵專業,但要勝任這項工作,王莉莉說她經歷了太多艱難的心路歷程。畢竟,有時“說”與“做”是兩回事。第一次到案發現場,穿著高跟鞋的王莉莉好不容易翻過護欄網,身上的潮衫卻被鐵絲網鉤破了。忙中出亂,一不小心還把痕檢的儀器撒了一地,結果被領導狠批了一頓。王莉莉回家哭了半宿。
第一次觸摸屍體是在凌晨2點,睡得迷迷糊糊的她翻摸著死者的物品。當主管刑偵工作的領導詢問死者衣服顏色時,她回答說“紅色”。等她采樣時,纔發現是白色的衣服被血染紅了。王莉莉就這樣磕磕絆絆地成長著。如今的她,只要一接到任務,馬上素顏朝天簡裝便鞋,越2米高的護欄網如履平地;屍檢現場吃飯,她也和男同事一樣狼吞虎咽,吃飽了纔有力氣連續作戰。
一般女性會選擇自己的照片或是美麗的風景作為電腦桌面,而王莉莉辦公桌上的電腦桌面則是殘缺的屍體照片。王莉莉說這是為了強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枚指紋破了一起殺人案
2008年12月9日11時20分,賓縣常安鎮常安村小西屯村民張萬傑被殺死在家中。接到報案後,王莉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進行現場勘察。王莉莉根據入口玻璃碎片和下雪的狀態,斷定發案應該是3天前。進一步勘查發現,張萬傑屍體位於西屋寢室地面,屍體下有玉米面和黃豆稈,屍體上蓋有棉被,上面倒放著餐桌、酸菜缸等,屍體及周圍均有燃燒痕跡和救火跡象,室內其他部位均有擦拭處理痕跡,很難有可利用的痕跡物證。因此,王莉莉把廚房的窗戶作為勘查重點,但由於這幾天的低溫,室內物品呈冰凍狀態,窗戶上無法吸附指紋粉末。
這時,王莉莉突然想到用現場勘查燈對窗框進行適當加溫,再顯現指紋應該是個好辦法。她對窗戶進行1個多小時的觀察、加溫、處理,終於顯現出一枚因受力變形的殘缺指紋為凶手所留。王莉莉對偵查員走訪提取的40多個村民指紋樣本進行比對排查時,發現村民劉連波的右手食指指紋與現場提取的指紋紋型相符。劉連波供述了因與張萬傑有矛盾,選擇張萬傑一人在家砸窗入室殺人,放火焚屍再救火,清理並偽造了搶劫殺人案現場的犯罪事實。
當警察後從未關過手機
作為一名女刑偵現場勘察員,王莉莉經常要面對各種重案要案,無論是慘烈的凶殺現場,還是高度腐爛的屍體,她從沒害怕過。她說,一心想做好工作,時間一久就習慣了,“有時候在太平間,就兩個人對著屍體工作,氣氛還是有點恐怖,但我會對自己說,我做的是好事,所以沒什麼好怕的”。
案情需要,王莉莉隨時都可能要出現場。“根本無法預見,我這13年,手機從沒關機過。”王莉莉說。
2008年2月10日10時許,賓縣公安局接到永和鄉永和村大房子屯農民吳寶柱報案稱:回家時,發現母親陳秀環被殺死在家裡地上,身上有血跡,並被玉米秸稈蓋上焚燒。王莉莉經現場勘察查明,被害人系他人用尖刀紮死在家中,並被用玉米秸稈焚屍。現場勘查的結果是一起報復殺人案,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為熟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莉莉經過細致的勘察,在燃燒的秸稈灰碳下面成功的提取了一枚足跡。專案組據此對案發所在村屯重點村民逐一排查,終於在吳寶昌家裡發現一雙現場遺留足跡的皮鞋。吳寶昌在證據面前不得不對自己因矛盾報復殺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2008年11月19日晚,賓縣公安局鳥河派出所接到報警稱鳥河鄉平安村丁家屯劉喜芹在自家倉房內上吊自殺,其前夫宋祥在屯外服毒自殺,現已送往賓縣人民醫院。
接到報警後,王莉莉與偵查員來到現場。經初步勘察,王莉莉發現劉喜芹自殺的鎖痕不符合自縊的特征,應為死後被吊在梁上。偵查員根據王莉莉的結論結合宋祥自殺的情況,認定劉喜芹前夫宋祥有重大嫌疑。宋祥供認了殺死前妻後偽造其自殺上吊現場、自己服毒自殺企圖蒙混過關的犯罪事實。
愛崗敬業讓她技術更過硬
如今,王莉莉是哈市刑警隊伍中唯一一名女現場勘察員,整日奔波在案發現場。她在現場勘察中,不漏掉任何細小的物證,無論是大案小案同樣對待。目前,王莉莉在工作中整理並新建犯罪人員資料3400人,平均每年查詢檔案130次,通過查詢檔案共破獲系列盜竊案件230起。勘查現場1145次,檢驗鑒定510起,出具檢驗鑒定書370份,現場勘察能做到及時、准確、客觀、全面,提取率達85%以上,尤其注重現場足跡及指紋的提取與利用,通過足跡及指紋比對直接破案430起,多次破獲有影響的大要案。
面對刑偵勘查工作,王莉莉說:“乾一行愛一行,要乾就要乾好,工作再平凡總得有人乾。”王莉莉為了這句話又失去了多少,誰能知道?王莉莉雖然失去了很多很多,也正是有她的失去,千百個家庭得到平安,百餘件案件訴訟得到證據支持,使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