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工作人員在新華路上監測空氣指數。
東北網牡丹江6月1日訊 31日,牡丹江市環保局對市區最後七個場所進行負氧離子檢測,至此,15個室外公共場所全部檢測完畢。環保部門根據連續三天檢測的結果分析,南湖公園、江濱公園、陽明公園等處負氧離子含量平均值較高。綜合來看,我市負氧離子數值基本穩定,市區空氣質量基本達清新程度,適宜戶外健身和生活居住。
昨日一早,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現場室工作人員分別對橋北的明珠廣場、聖林廣場、北山公園、新華游園、兒童公園、中山家園小區廣場、曙光新城小區廣場七個市民紮堆活動的場所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相對來說,明珠廣場負氧離子最高值達到每立方厘米6200個,是被檢的15個場所中負氧離子值最高的一個。另外,從三天的檢測數據來看,南湖公園、江濱公園、陽明公園、人民公園、明珠廣場等處負氧離子相對值較高,15個場所負氧離子平均達到了每立方厘米1000個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市負氧離子數值基本穩定,市區空氣質量基本達清新程度,可維持人體健康需求。
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現場室副主任崔宏業表示,此次檢測由於是瞬時出結果,檢測的數據受到氣溫、風力等特殊因素影響,如果長時間對一地點進行檢測,每個地點負氧離子含量最高值會更高,但最低值一般不易被突破,所以說,要想客觀評價空氣質量,可以看該處負氧離子含量的最低值。要想提高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就需要增加綠化面積,多植樹種草,街路適當灑水增加濕度。此外還應該減少城市污染,如減少煙塵、粉塵、揚塵產生量及汽車尾氣排放量等。
據悉,下一步環保部門將逐步增加負氧離子監測點位密度,6月份還將走進海林、寧安、林口等縣(市)區內及牡丹江周邊景區進行檢測,對空氣清新程度進行科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