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市一家營業場所內張貼的禁煙標志。
東北網6月1日訊 5月31日是哈市實行《哈爾濱市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條例》在公共場所“禁煙”的第一天。在條例實施前,哈市中小學、醫療機構、公共文化場館、國家機關、公共交通工具等多個“禁煙場所”都已經行動起來。不過對普通市民來說,二手煙的“重災區”多是人流密集的經營類場所,如洗浴場所、餐飲酒店等。
商場洗浴網吧禁煙都有“動作”
5月31日下午,記者隨市級防煙督導檢查組及公安機關對部分洗浴場所、網吧進行監督檢查。在馬迭爾商務會館內,迎賓服務員佩戴著綠色的防煙巡查袖標,入門的醒目位置粘貼著禁煙標志,電梯口粘貼著防煙監督和舉報投訴電話,檢查人員向檢查組出示了防煙工作管理制度,記者在休息區也沒有發現煙灰缸。防煙督導檢查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公共場所完全符合“四有一無”標准。
在檢查兩家規模較大的網吧時,東方網絡會館的經營者徐女士告訴記者,網吧原來分為無煙區和吸煙區。此次對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徐女士表示支持。她告訴記者,前來上網的顧客看到室內禁止吸煙後表示支持,一上午都未發現在室內吸煙的顧客。
在盛世桃源會館,檢查組發現這裡沒有設立防煙工作管理制度,立即督促其盡快建立。采訪期間,一名中年男子在換鞋區點燃了一根香煙,會館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勸阻,中年男子聽從勸告將煙掐掉。記者在道裡區中央商城、松雷商廈、中國移動營業廳等經營性場所時發現,這些場所都設置了明顯的禁煙標志。
街邊小飯店食客煙難滅
中午12時左右,正是街邊小店的“飯口”時間。本報另一路記者走訪紅專街上的幾家小飯店看到,各家小店裡埋頭吃飯的顧客都不少。在一家餃子館裡記者看到,三名中年男子聚在一張小桌上吃飯,一名男子隨手從口袋裡掏出香煙,點燃一根煙抽了起來。而周圍的顧客,都自顧自地吃著飯,沒有人出來勸阻。
記者采訪中看到,東風街、紅專街上的一些小飯店因天氣暖和,將桌子搬到了外面,橕起大遮陽傘,不少想喝啤酒、抽煙的食客,大都選擇坐在了室外。
對此,我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超表示,我市公共場所禁煙剛剛起步,雖然設立多部舉報電話,但防煙還靠“全民參與”。希望市民在就餐、消費時遇到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不文明現象時,敢於“說不”,主動制止或向經營者提出制止吸煙的要求。只有讓吸煙者意識到在禁煙場所吸煙是不文明行為,纔能在禁煙場所營造“人人都是監督員”的良好氛圍,最終達到100%無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