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日訊(記者 侯巍)在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在全縣范圍內實施『三大強基工程』、抓好『四項走進行動』,開展『五個創優活動』,為我縣實施『三六五十』戰略、開拓『兩區四園』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實施三大強基工程創先爭優
手拉手固本工程。按照中組部和省委組織部確定的基層黨組織分類標准,對黨支部進行量化打分,劃分為A、B、C、D四類,全縣612個基層黨支部中,A類黨支部224個,佔36.6%,對A類黨支部要抓好鞏固提高;B類黨支部327個,佔53.4%,對B類黨支部要抓好激勵引導;C類黨支部36個,佔5.9%,對C類黨支部要抓好比學趕超;D類黨支部25個,佔4.1%,對D類黨支部要抓好整改提高。在全面分類梳理基礎上,開展手拉手固本工程。縣委重點包建D類黨支部(縣四大班子領導結合分管戰線工作,結合以往包保工作進行包建)。全縣各黨委(總支)結合自身優勢,重點包建C類和D類黨支部。全縣A類黨支部以身示范全面幫建C類和D類黨支部。通過手拉手固本工程,全縣形成『點線面網格拉拽式』黨建新模式,使『一般的爭先進、後進的趕先進』,最終全面消除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能力素質全面昇級工程。一是不斷拓寬選任渠道,加強教育培訓,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2012年度內全縣基層黨組織書記全部輪訓一遍。二是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加強教育管理服務,逐步完善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進一步增強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三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采取黨委書記講黨課、局長(主任)講業務、專業人員講技術等多種培訓方式方法,不斷提昇基層黨員乾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四是加大對大學生村官的教育、培訓力度,通過不斷加強深入實際的社會鍛煉,盡快使大學生村官成長進步,適時對大學生村官工作進行評比、表彰、獎勵。
服務發展和諧共建工程。繼續在全縣深入開展『四級聯動、雙諾雙評』活動,做到『五諾』。即,細化標准,科學定諾;立足崗位,公開示諾;嚴格程序,積極踐諾;注重實效,跟蹤評諾;推先選優,表彰兌諾。通過活動開展,進一步增強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開展『縣委有群眾工作部』、『鄉黨委有群眾服務站』、『村黨支部有群眾訴求接待室』、『屯黨小組有群眾說事談心屋』等『四有』活動,傾聽群眾呼聲、化解基層矛盾、構建和諧社會。
抓好四項走進行動,使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具體化
黨組織走進『兩區四園項目』行動。認真研究全縣『兩區四園』、118個項目內容,歸納項目特點,及時周到地給予黨建工作方面的服務。符合建立黨支部條件的,積極協調、幫助組建;需要聯建黨支部的,積極溝通幫忙籌建;需要有關基層黨組織提供幫助的全力相助;需要掛靠黨員、轉入黨員、培養黨員的全力提供支持,努力達到項目建設一個,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一個。
黨組織走進『宜居環境建設』行動。全縣縣直單位黨組織按照縣委的總體要求,秉承『有正事、乾實事、解難事、不整事』的工作理念,全力實施城市衛生環境管理系列精品示范工程建設,全面參與縣城內住宅小區環境整治活動。根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單位的具體安排,每個縣直單位黨組織承包一個小區,負責小區內外的裸土地面治理、衛生環境整治、垃圾清理等項工作,徹底改善城市環境狀況。
黨組織走進『改善民生事業』行動。各級黨組織要把民生民利作為我們工作的第一要求,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組織協調總工會、婦聯、團縣委、銀行等群團組織及有關部門,積極為符合條件的下崗職工、婦女、困難黨員、青年團員辦理小額貸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再就業問題。
黨組織走進『優化服務平臺』行動。以機關、事業單位和窗口服務行業為重點,繼續深入開展創建『共產黨員先鋒崗』活動,以工作單元為單位設立先鋒崗,通過規范職責、公示流程、公開承諾、改進服務,實行限時辦結和一站式服務,合理簡化審批程序,不斷提昇創建水平。
開展五個創優活動,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雙創一爭』活動。全縣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創新創優、爭做黨的忠誠衛士和群眾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把加強學習教育放在首位,健全和完善紀檢監察各項制度,圍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大力創新創優,在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實踐中爭做黨的忠誠衛士和群眾貼心人。
『一迎雙爭』活動。全縣組織系統按照中央、省、市要求,以『迎接十八大,爭當「三服務」優秀標兵、爭創「兩滿意」模范部門』為主題,深化『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通過『苦練業務技能、促進機關效能、塑造服務形象、強化整體合力』,紮實有序地推進『一迎雙爭』活動順利開展。
創建平安依蘭活動。全縣各級黨組織要按照統籌兼顧、動態協調的原則,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化解消極因素,激發社會活力。以創建全國城鄉一體化平安縣為目標,繼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嚴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扶貧解困活動。各鄉鎮黨委要建立和完善地方工會職工、農民工維權和困難職工、農民工幫扶中心、站、點,切實落實維權、幫扶政策和配套資金。支持和拓寬工會困難職工、農民工幫扶救助工作范圍,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同時,深入實施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
創業帶富活動。圍繞市委『創業創新、全民成纔』活動,全縣有能力創業的黨員積極行動起來,大力弘揚創業精神,艱苦創業、自主創業,形成帶動面大、影響力強、生命力持久的創業帶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