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6月4日,黑龍江日報刊發評論《努力實現現代化大農業的新突破》,全文如下: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在中國波瀾壯闊的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如何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既需要中央和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更需要符合實際的實踐和探索。2007年,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以中央“一號文件”形式破繭而出。神州大地吹響了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號角。
作為農業大省的黑龍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著眼於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立足省情實際,發揮資源優勢,提出並實施了以水利化、科技化、農機化、合作化、產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生態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條富裕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之路。
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由於自然資源、區位特點、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出現了不同的發展模式。但是,現代農業的核心只有一個:現代化。就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昇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根本目的就是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黑龍江的現代化大農業,既契合了現代化這個核心,又凸顯出黑龍江的特點。現代化標志著它的水平,大農業體現了它的特征。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黑龍江使命特殊。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有很多優勢,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土地資源優勢。不到全國百分之三的人口,擁有全國十分之一的耕地。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決定了黑龍江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上的特殊使命。從胡錦濤總書記“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國家可靠大糧倉”的重要指示,到溫家寶總理“全國大糧倉,拜托黑龍江”的殷切囑托,落實到黑龍江就是一句話:在現有的耕地上千方百計生產出更多的糧食。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黑龍江重視超常。從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的全面實施,到建立松嫩、三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推進,從以“八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戰略實施,到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把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列為我省八項主要任務之首。無不凸顯了省委省政府對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高度重視。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要求,也是我省實現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必由之路。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黑龍江特點鮮明。加快建設大水利、普及應用大農機、積極推廣大科技、廣泛開展大合作,黑龍江現代農業的發展,始終體現出一個“大”字。除了土地資源優勢之外,黑龍江水資源總量居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之首,農機保有量、機械化耕地和播種、綜合機械化程度位居全國第一,農業科技研發實力很強。所有這些,都為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大平原一望無際,大良田片片相連。“大機械”為農業生產“強筋健骨”,“大水利”為黑土地“疏經通絡”,“大科技”為增產增收“祛病強身”,“大合作”讓生產要素“活力迸發”。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黑龍江成就巨大。2011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114.1億斤,總量、增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實現了用全國十分之一的耕地生產出全國七分之一商品糧,滿足全國六分之一人口糧食需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水利建設如火如荼,抗旱除澇能力進一步增強;大農機建設強勢推進,綜合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大科技建設碩果累累,農業科技貢獻率進一步提昇;大合作建設方興未艾,場縣、院縣等合作共建進一步深化;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小城鎮建設熱火朝天,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回首過去,我們可以自豪地宣告:“農業能不能發達,農村能不能繁榮,農民能不能富裕?”龍江的發展已經做出了回答;“龍江的優勢是什麼,龍江的潛力在哪裡,龍江的路子怎麼走?”龍江的實踐已經給出了結論。展望未來,我們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就是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以“八化”為主要任務的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道路,並努力實現新突破。
實現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新突破,要深刻認識我們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後。自然災害多發重發,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減災能力低的問題更加凸顯;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昇,產業化水平低,比較效益偏低的矛盾較為突出;農產品市場需求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保障主要農產品供求平衡難度加大……一系列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要求我們在國家的糧食安全上,不可有半點差池。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要讓龍江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又要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實現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新突破,要牢牢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頻出,農業投入大幅增加,有力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十二五”時期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機遇期,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三農”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一個地方的發展也如同一個人的成長,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機遇不會永遠存在,當它出現了,我們抓住了,就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實現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新突破,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和潛力。黑龍江農業發展的優勢和潛力,不是一樣兩樣,而是多種多樣。正所謂優勢多多、潛力巨大。優勢和潛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農業方面的許多優勢就曾經是劣勢,許多潛力就曾經是包袱。優勢和潛力,也需要時代的風雲際會,纔能生發出來。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具備了,機遇、優勢、潛力都有了,只要我們把創業創新創優的理念轉化為持之以恆的行動,把優勢發揮好、利用好,把潛力挖掘好、釋放好,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就一定會大有作為、大有希望、大有前途。
征鼓聲聲催人,龍江處處景新。經過四年多的實踐探索,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正呈現出欣欣向榮、蓬蓬勃勃的發展之勢。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和決心,堅持改革和創新,努力實踐,奮力開拓,敢於攻堅,勇於克難,就一定能夠實現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