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訊 (記者 侯巍) 哈南工業新城核心區征地拆遷指揮部黨委按照“南拓”發展戰略,在“創業、創新、創優”活動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推進哈南工業新城村屯征地拆遷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了8個村屯近5000戶居民和148戶企業的拆遷工作,拆除面積80萬平方米,實現淨地面積2.08平方公裡,完成征地任務12.8平方公裡,涉及農戶3839戶,創造了“哈南速度”。
開展系列活動,努力營造創新爭優活動的濃厚氛圍
指揮部黨委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村屯征收工作為中心,以和諧征收、和諧安置為重點,不斷加強指揮部自身建設,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創先爭優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開展學習先進典型活動。為了不斷強化指揮部黨員的先鋒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不斷提昇指揮部的執政能力和發展能力,開展了向楊善洲、王殿海、孟憲波等優秀共產黨員學習活動,用黨的先進性指導村屯征收工作,為順利完成村屯征收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開展讀書學習活動。綜合部為每個黨支部購買了《致加西亞的信》、《問題背後的問題》等學習資料,各支部黨員積極展開自學。指揮部編印了《哈南,農村征收奏鳴曲》一書,該書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村屯征收工作人員披星戴月、披荊斬棘的難忘歷程,成為村屯征收工作的鮮活教材。
抓好制度建設。制定了《指揮部工作運行網絡圖》、《指揮部臨時黨委指揮機構》、《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學習制度》、《工作例會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此外,檔案管理“一戶一檔”,堅持高質量、高標准、嚴要求,做好日清日結。
強化紀律作風。為強化指揮部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和紀律作風,指揮部黨委以“政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大力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和作風建設,認真查擺執行能力、權力運用、服務態度、工作效率、協調配合、工作紀律等方面的問題,抓好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紀律和廉政教育,樹立良好的形象。
踐行黨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優勢
指揮部黨委將村屯征收維穩工作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與鎮、村黨組織和黨員搞好“對接”的基礎上,將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貫穿於農村房屋征收工作的始終,及時掌握村情,化解矛盾,並幫助村民解難題、辦實事。
熱情服務為村民。村屯工作組將以人為本、竭誠為村民服務作為維穩工作的根本,每到一家農戶都從農民的切身利益考慮,保證農民合理訴求得到滿足。工作人員既要堅持征收工作標准,又要兼顧農民的利益。東福村村民文某身患殘疾,家庭生活困難,三口人均無工作。工作人員根據文某家的實際狀況,既讓其充分享受補償政策,又沒有突破補償標准,經核算文某和兒子各得到60平方米的樓房。
盡心竭力解難題。去年,駐村工作組和鎮村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幫助群眾租房子、聯系搬家車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206件。去年,平樂村一村民的老父親彌留之際,眼看就要去世了,按照農村習俗老人願意在家中去世,想晚幾天搬家。指揮部得知情況後,當即決定只要不影響施工,將他家的房子暫時留下,一直等到老人去世。
走訪慰問送溫暖。對於一些家庭困難的農民,通過走訪慰問,將黨組織和黨員的溫暖送到家中。由各工作組黨組織牽頭,全體指揮部工作人員自願捐款,購買米、面、豆油等生活用品,價值1300多元,走訪慰問了被征收房屋的村屯五保戶、貧困戶和軍烈屬6戶,送去黨員乾部的一片愛心。
關注民生有保障。在征收改造中,統籌考慮農村學校、醫療網點等布局,研究探討鎮變街道、村變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戶籍制度改革、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農村社會救助體制改革等。
建立哈南民俗博物館。為挖掘和弘揚地域民俗文化和哈南人的精神內涵,給後人留下回憶和見證,指揮部從民間征集了反映農村生產生活的農具、生活用具等200多件。通過這些實物見證讓人們對刀耕火種、原始木犁的農耕生活留下難忘的記憶,更好地展望哈南新城的美好願景。
搞好農民二次創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指揮部不斷拓寬工作領域,在加快農牧園區建設、引導農民創業就業、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想實招、辦事實,讓進城農民更好地適應城區生活。
為進城農民拓寬就業渠道。為統籌考慮進城農民今後生產生活,規劃建設3平方公裡農業園區、畜牧園區和林果園區,讓學技能有困難的種養殖大戶繼續自願從事農牧業生產,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了讓農民掌握生產技能,實現轉移就業,鎮村組織興辦綠化公司、保潔公司、出租車公司和各種協會,將農民組織起來,圍繞城市建設、工業發展發展現代服務業。還積極開展村民培訓陽光工程,配合鎮政府組織村民開辦數控、機加焊接班,挖掘機班、汽車修理培訓班,為農民多渠道就業提供方便。
成立村集體股份合作社。2011年8月5日,我省首家農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哈市平房區張家店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該合作社購置了建築面積5117.52平方米房屋,正式租賃給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年租金為243萬元,並作為股金紅利。按照股權平等、同股同利的原則,合作社每年一次按總股額平均分紅。張家店村616名村民拿到了第一筆股金紅利3600元。
提高就業技能。利用哈南地區區域內現有資源,借助“區廠聯動、和諧共建”這個平臺,發揮駐區大廠資源多的優勢,為農民提供培訓機會。利用全市百萬農民工技能培訓(陽光工程)增收項目,重點加強對房屋征收的農民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培訓人數達2000多人。
編印了農民讀本。為了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進城,使因房屋征收而進城的農民盡快適應城區生活,融入城市居民的大家庭之中,指揮部編印了《哈南新城城鄉一體化農民讀本》2000冊,發至因房屋征收進城農民的手中,深受農民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