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訊 12日,哈市八區地道橋正式通車。從哈站月牙街進入地道橋到南馬路僅需3分鍾時間。同時,友誼路拓寬改造、機場路聯絡線綠化、哈雙南路拓寬改造和陽明灘疏解迎賓路至達康路工程等4項城建重點工程也相繼完工投入使用,讓市民出行更為順暢。
哈市最長的地道橋——八區地道橋通車
12日早,八區地道橋工程正式通車。八區地道橋是目前哈市最長的地道橋,該地道橋起點為醫大四院前的南崗區月牙街與頤園街交叉口,下穿霽虹廣場、一曼街、濱江鐵路線、南極街至南極三道街,全長1.1公裡;地道箱涵寬度為7.5米,單向雙車道,淨空高4.5米。工程於2011年5月8日正式開工,2011年9月主體貫通。以往從哈站方向去往道裡、道外方向,需要經過霽虹橋、地段街,或者是經一曼街到景陽街。八區地道橋通車後,車流直接經過下穿隧道,從哈站進入地道橋,只需不到3分鍾即可到達南馬路或一面街,可快速分流自火車站途經霽虹廣場前往道裡、道外區的車流,最大程度緩解霽虹橋、一曼街、景陽街、經緯街等周邊路網交通壓力。
據施工技術人員介紹,整個地道內采用銀白色主色調,內部安裝了通風、消防系統,內部照明設備采用節能環保的“LED”照明燈,無論白天黑夜,進入地道內部都會感覺白晝一般。因八區地道橋特殊的地質特點,在建設過程中,拆除了地上近兩萬平方米建築和地下1300米長排水乾渠,建設兩條長約3000米的地下?框構,先後三次穿越濱江鐵路線。同時,八區地道橋是一項安全保護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的重點工程,指揮部制定了嚴密的施工組織方案,使各施工環節緊密銜接,從而確保地道橋主體工程在規定時間內建設完成。
提高二環車輛通行率——友誼路拓寬後重新通車
10日,友誼路在經拓寬改造後通車。該工程西起公路大橋,東至九站街,全長1.8公裡。其中,公路大橋至經緯街路段為雙向10車道,經緯街至九站街路段為雙向8車道。工程於2012年5月15日開工。友誼路拓寬改造,進一步提高了二環快速乾道友誼路段車輛通行率,有效緩解了哈藥路、上海街、工程街、經緯街、尚志大街、地段街等主乾道路的交通壓力。
聯絡四區主乾路網——哈雙南路拓寬改造工程
10日,哈雙南路經拓寬改造後通車。該工程東起齒輪路,西至達康路,全長3.46公裡,道路紅線寬度為60米。工程新建下穿王孫上、下行鐵路線兩孔20米寬地道涵和何家溝跨河橋1座。工程於2011年4月20日開工,哈雙南路拓寬改造後,西側與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交匯,東側與保健路連接,成為哈市西南部地區溝通松北、道裡、南崗、香坊四區重要主乾路網的關鍵聯絡線。
生態景觀大道——機場路聯絡線綠化工程
10日,機場路聯絡線綠化工程完工。該工程東起原機場路零公裡,西至陽明灘疏解工程高架橋,全長1公裡,新建綠化面積9.5萬平方米,其中環島綠化面積5.4萬平方米,兩側行道綠化面積4.1萬平方米。於2012年5月初開工。工程利用機場迎賓大道沿線空間資源,采用榆樹、銀中楊、蒙古櫟、旱柳、丁香等鄉土樹種,適地適樹,營造寒地城市地域特色景觀。道路兩側以樹陣、樹列復合式綠化為主,開放空間以種植喬木、灌木公園式綠化景觀為主,初步形成了由機場至市區漸次過渡、“點、線、面”相結合的生態景觀廊道。
陽明灘大橋疏解——迎賓路至達康路工程
該工程為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的組成部分,是已建成的群力堤至迎賓路工程的延伸段,全長2.2公裡,橋上主線雙向八車道、橋下輔道雙向八車道。工程於2011年完成部分基礎施工,2012年6月10日完工。此段工程完工後,松北區世貿大道交通經陽明灘大橋及疏解工程至達康路段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