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訊(李海軍 記者侯巍)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把“推進社區黨組織覆蓋面和工作面相結合、促進社區黨組織橫向協調與網絡化的整合,推動黨的工作從行政化走向社會化”作為社區黨建工作新目標,通過實施“五項工程”,不斷破解社區黨建工作難題,著力打造社區黨建新品牌。
實施“網絡工程”,讓黨的組織“鏈”起來
從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入手,實施“網絡工程”,不斷擴大社區黨組織工作覆蓋面。形成了區委書記擔任組長,街道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社區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領導體制。對符合組建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及時成立了黨支部,對條件不成熟的,采取建立聯合黨支部或者選派黨建指導員的方式,幫助開展黨建工作。構建了黨總支建在社區、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建在樓道、黨員作用發揮在服務示范崗的網絡化組織體系。開展了樓宇黨建試點工作,創建了“文化樓道”、“科普樓道”等樓道文化主題,設計了樓道格言、鄰裡留言板、黨員服務崗,為進一步推動社區黨組織工作全覆蓋打好基礎。目前,全區建立12個社區黨總支,下設31個黨支部、252個黨小組,有2050名黨員認領了服務崗位。
實施“核心工程”,讓黨的旗幟“飄”起來
從加強班子建設入手,實施“核心工程”,不斷優化班子結構,提高了黨在社區的執政能力。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辦法,選拔了一批優秀人纔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社區工作者的平均年齡為42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佔97%,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佔72%,班子成員和社區工作者的年齡、文化和專業結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乾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要求,紮實開展“五個好”社區黨組織創建活動。目前,全區已有8個社區黨總支達到了“五個好”社區黨組織的標准,佔全區社區黨總支總數的67%。
實施“凝聚工程”,讓黨的形象“樹”起來
從服務群眾的根本出發,實施“凝聚工程”,有效發揮黨組織黨員引帶、協調、宣傳等優勢,將服務理念和宗旨貫穿社區黨建各個環節。適時開辦各類培訓班、講座,引導黨員、群眾自主創業。建成了以社區黨組織、公安派出所和綜合治理組織為主體,治安聯防員為基礎的治安新體系。在社區黨組織的基礎上成立了調解委員會,負責社區綜合整治、法律宣傳、諮詢服務和受理調解家庭糾紛。充分挖掘社區文化資源,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全區現有舞蹈、棋類、歌詠等各類隊伍21支。
實施“共建工程”,讓黨的基礎“硬”起來
從改善辦公條件入手,實施“共建工程”,通過政府投入、駐區單位協助、黨員群眾幫助等方式,不斷加強社區基礎建設。近年來,市、區兩級累計投入440萬元,新建、擴建了所有社區辦公用房,平均面積達到了200平方米以上,並把社區辦公經費和黨組織活動經費納入區級財政預算。開展了社區黨組織與城市邊緣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及時總結駐區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活動經驗基礎上,創新開展了“四聯五幫六促”活動,駐區單位累計為社區建設籌集資金近百萬元,贈送各種辦公設備百餘臺套,有力地支持了社區建設。深入開展黨員進社區做貢獻活動,成立“愛心超市”以來,黨員踴躍向社區捐送衣物等生活用品累計萬餘件。
實施“滿意工程”,讓黨的服務“火”起來
通過發揮社區黨組織整體優勢,實施“滿意工程”,努力打造載體功能釋放、救助激勵、黨群聯系三大平臺,服務群眾工作水平進一步提昇。創新開展了“爭當‘五大員’努力做先鋒”活動和“彩虹志願行動”,設置了政策法規諮詢崗、愛心救助幫扶崗等多個“黨員先鋒崗”,成立了以七種顏色為代表的七類志願者服務隊,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建立了困難黨員檔案、一技之長黨員檔案,在社區黨組織的引導下,黨員與群眾結成幫扶對子452對。不斷拓寬與群眾聯系溝通的渠道,建立了社區博客,向廣大居民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社區重點工作。社區黨組織成員每人一本民情日記,隨時收集和解決居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