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我省文化發展繁榮情況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發展繁榮

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11日在哈爾濱舉行。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東北網6月12日訊(宋立群 黑龍江日報記者孫佳薇 東北網記者李博) 11日,在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上,受省政府委托,省文化廳廳長宋宏偉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我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發展繁榮情況的報告。
報告說,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加快推進、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目前,我省文化體制改革正按照中央“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格局”的要求有序推進。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文化行政管理體制“三局合一”改革全面完成,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完成。二是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取得新進展。全省142家文化事業單位實現轉制,核銷事業編制7631個,出版領域的轉企改制改革和廣電領域的局臺分設、制播分離、網絡整合的改革基本完成。三是公益性文化單位運行機制不斷優化。省圖書館、省博物館等內部機制改革,在全省較好的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十一五”以來,在全省文化事業費逐年增加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專項投入,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報告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覆蓋面達到97.6%,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村級全覆蓋,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8.6%和98.8%,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提前一年完成任務,農家書屋工程覆蓋面達到83.1%,城鄉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十一五”以來,全省創作生產舞臺藝術劇目118部,編輯出版圖書20312種,電影39部,電視劇29部,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成果豐碩。此外,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全面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長城資源調查,渤海國等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有效推進,一大批展覽被評為“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赫哲族伊瑪堪和望奎皮影填補了我省在世界文化遺產上的空白。對外文化工作進入從常規交流向舉辦重大活動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發展的新階段。
我省文化建設盡管取得較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報告說,我省文化發展指標偏低,底子薄、欠賬多。文化建設與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文化人纔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就下一步工作安排,我省提出要更加重視和支持文化建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