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舌尖上的哈洽會 『挑逗』味蕾帶來商機(組圖)
2012-06-16 13:47: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澳大利亞的咖啡。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野生菌湯如肉美味。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潮州手打牛肉丸。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東北網6月16日訊(記者 岳雲雪) 黑龍江的深山菌菇湯、冰城牧業的溜達雞、新疆和田的大棗、潮州的手打牛丸、澳門的香脆烤乳豬、俄羅斯的香甜黑面包......剛剛走進哈洽會展館內,便攪動無數“吃貨”的心。透過記者相機的鏡頭,引爆人們對美食的熱情,這份熱情也將帶動國內外知名食品業向綠色安全的食品產業不斷發展。

  食品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有機、綠色、無公害等概念的融入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哈洽會的召開,讓參會者可找到自己心儀的各色美食。

  本屆哈洽會共有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8713名客商參會參展,國內有港澳臺地區,17個省、市、自治區的企業參展,國外有俄羅斯、德國、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參展,這些參展商在參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自己特色的安全食品。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哈洽會了,每年來到食品區都不捨得離開,這裡的展出的食品都很好吃,而且讓我很放心。”哈爾濱市民王玉峰邊品嘗展品邊說。 


聞聞好香的雞湯。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吃在哈洽會。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新疆大棗。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哈洽會期間,黑龍江省工商局強化了對食品生產經營參展企業的監管,嚴把准入關。同時,專門增加食品質量檢測人員,負責哈洽會期間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確保展銷食品安全。

  七臺河市高級中學學生李強高興地說:“剛剛結束高考,媽媽帶我來到哈洽會,沒想到不出國門就能吃到、買到國外的美食,真是一次不錯的旅行。”

  從2001年開始,哈洽會設立了綠色食品產業展區,今年與其相鄰的是西藏展區、港澳臺展區、韓國展區等,這些參展商也將當地最有特色的、最綠色的食品帶到了哈洽會上。

  潮州市莊園春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的手捶牛肉丸,選用新鮮的牛肉,天天手打,勁道好吃。”說話間,他在現場煮起來供參觀者品嘗。

  “我們澳門的特色食品烤乳豬剛剛上架就受到哈爾濱市民的追捧,我們也將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藝做出最安全、最美味的食品。”澳門展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這些外省的參展的面前,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已成為哈洽會展銷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張靚麗品牌,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北大荒的優質糧油、大興安嶺的野生菌類、五常的大米、樺南的笨豬肉、冰城牧業的溜達雞......都在挑逗著人們的味蕾。  


  

北大荒的綠色食品展區。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澳門烤豬肉。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俄羅斯黑面包。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黑龍江的綠色食品開始成為國民消費的熱點,全省現已擁有4個綠色食品馳名商標,22個中國名牌產品中有10個是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通過參加哈洽會等各類展銷活動,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渠道不斷擴大,現已銷售到全國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區,並遠銷歐、美、日、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哈洽會的食品展區讓我看到了哈洽會蘊藏的巨大市場商機,我們將澳洲優質的咖啡帶到哈爾濱,希望在這屆哈洽會上尋找到中國的合作伙伴,將澳洲咖啡的設計加工和營銷體系帶入中國。”Darren熱情地向往來的參會者推介產自澳洲的咖啡豆。

  據了解,黑龍江今後將加大綠色食品的種植和銷售網絡的建設,規劃到2013年,綠色食品種植面積7200萬畝,實物總量3400萬噸,實現總產值1610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8%、23.6%和114.7%。通過哈洽會平臺,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正在得到了廣大中外客商和消費者的認知認同和認可。


 

黑龍江野生菌類是媽媽們的最愛。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樺南的笨豬頭很受歡迎。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臺灣食品展區人頭攢動。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西藏的青稞酒。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第二十三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