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片
生活報6月21日訊 控制網吧總量,交叉路口阻塞率小於2%……20日,《哈爾濱市2012—2014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規劃》正式發布,哈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建設拉開序幕。屆時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哈爾濱將打造良好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十大環境,力爭2014年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政務環境廉潔高效
完善重大決策聽證制度
哈市將建立決策責任制和決策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完善重大決策聽證諮詢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和新聞發布制度。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提高市長熱線現代化管理和服務水平,落實領導接待日制度和領導包案制度。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全面推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無償代辦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等“八項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確保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大力推進廉政建設,加大紀檢監察部門對公務員違紀違法行為的追究和處理力度,群眾對黨政機關行政效能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均達90%以上。
法治環境民主公正
建進城務工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哈市提出,建立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協調機制,並制定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完善12333勞動保障諮詢熱線和網上投訴舉報平臺,確保無重大侵權違法案件發生。
以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為重點,進一步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虐待、不贍養老人案件發生率在2起/萬戶以下,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事件(遺棄、虐待、侮辱等)投訴率在1.5起/萬戶以下;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基本權益,建立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監控制度、工資保證金制度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不斷改善進城務工人員的居住條件和工作環境。
市場環境公平誠信
建一批“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
以建設“誠信哈爾濱”為目標,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培養企業和市民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暢通企業舉報亂攤派問題受理渠道,嚴格監督、嚴肅查處審批和執法部門增加企業負擔現象,堅決懲處公務人員吃、拿、卡、要等違紀違法行為,營造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
同時將全面提高“窗口”行業服務質量,建成一批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范街(店),行業風氣滿意度達85%以上。
人文環境健康向上
人均教育經費支出450元以上
加大對國民教育的投入,人均教育經費支出450元以上,市民對義務教育的滿意度達75%以上。進一步打造“冰城夏都”,把“哈夏音樂會”打造成全國一流和國際性的音樂盛會。實現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美術館向社會免費開放;每個行政村每月免費放映一場電影。
完成市屬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工作,實現有線電視數字化,每5萬人擁有一塊加入城市主流院線的電影銀幕。完善社區、鄉鎮基層體育設施,達到每個街道擁有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1.08平方米,經常參加文體活動人數的比例達60%以上。此外,哈市將推進市民學校建設,80%以上的街道建立市民學校,並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保護青少年成長環境
嚴控網吧總量建公益電子閱覽室
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哈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和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依托中小學校網絡教室和社區活動中心建設公益性電子閱覽室,利用校外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各類課外校外活動。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運轉、維護和開展公益性活動的經費納入哈市財政預算。
同時,為了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哈市將開展淨化網絡、整治網吧、淨化熒屏聲頻、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等專項行動,今後嚴格控制網吧總量,建立網吧管理工作協調機制和管理制度;在網吧、學校、家庭、社區大力推廣綠色上網軟件,淨化網絡環境,使市民對網吧行業形象的滿意度達70%以上。
生活環境舒適便利
出行通暢看病方便居住舒適
創建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幸福指數,人均GDP水平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於同類城市平均水平,第三產業增長率和貢獻率大於GDP增長率,國際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大於42%,居民恩格爾系數小於35%,並規劃了城市發展雛形。
基礎設施——
萬人擁有公交車12標臺
哈市將推進哈大客專、哈齊客專配套工程建設,加快改造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東站、平房火車站,建成松北火車站;開通地鐵1號線,啟動建設地鐵2號線、3號線;加快推進新濱洲橋、濱北公鐵兩用橋等跨江通道建設,拓寬打通一批城市主次乾道,配套建設松北、哈南、群力、哈西、哈東等新區市政道路;推進“北國水城”建設,建成江北百公裡濱江景觀大道。
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城市道路裝燈率達100%;城市主要道路、各類公共建築以及新建住宅均設有無障礙設施;優化公交站點、線網布局,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基本形成現代城市公交系統,創造高效、安全、舒適、綠色的公共交通環境,城市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量達到12標臺,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大於20%,市民對公交站點布局與交通便捷的滿意度達60%以上。
市容環境——
交叉路口阻塞率小於2%
整治主要街路和重點地區面貌、城中村、城市出入口沿線、江河堤壩環境景觀。整頓公共場所秩序,杜絕違章搭建、佔道經營、盯人拉客、散發小廣告、亂張貼設置廣告牌等現象;加強交通秩序管理,實施“交通秩序治理工程”,提昇交通遵章率,交通事故死亡率小於上級年度控制目標,交叉路口阻塞率小於2%;確保城區一、二類街路和重點地區達到整潔優美、沿街商業管理規范、交通站點秩序井然、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城區三、四類街路和背街小巷、居民庭院達到淨化、美化和亮化。
醫療衛生——
95%以上社區醫院納入醫保
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達到每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至少擁有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城鎮醫療保險,確保居民對衛生服務中心的滿意率達80%以上。加強磨盤山、西泉眼等城市飲用水源地保護,搞好輸配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確保水質達標;加強衛生從業人員管理,從業人員持證上崗,“五病”調離率100%;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計劃生育率達93%,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4(歲)以上。
社會保障——
人均住房不低於15平方米
全面實施城鄉統籌就業,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完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確保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實現城鄉全覆蓋;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長15%。落實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成四環路內棚戶區改造,徹底整治鐵路沿線危棚房,使群眾在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增加財產性收入;推進愛建中興、民生尚都等保障性住房建設,確保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
社會環境安全穩定
配藥品安全協管信息員
加強主要公共場所和重點要害部位及居民小區的電子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與監督管理。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覆蓋率達95%以上;嚴格實施藥品經營許可制度,規范藥店經營行為,所有街道建立安全協查制度,配有藥品安全協管信息員,積極開展社區用藥知識宣傳確保安全用藥。集中排查整治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有效打擊整治“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以及社會黑惡勢力犯罪,群眾的安全感達85%以上。
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城市優良天數大於310天
推進生態型園林城市建設,強化城市綠地養護管理,大面積改造和拓展公共綠地,力爭到2014年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分別達35%和3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高於8平方米。
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方面,確保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危險廢棄物處置率和醫療危險廢棄物處置率分別達85%、100%和100%;城市污水處理率、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分別達到80%和100%,徹底消滅劣V類水體;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大於310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滿足國家二級標准;到2014年,市區基本達到環保模范城標准,公眾對城市環保的滿意度達85%以上。
社會志願服務活動
志願者服務上人身保險
哈市將成立哈爾濱市志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區和各行業志願服務工作協會,堅持每半年召開一次工作會議。並加強對志願服務工作的檢查考評,把志願服務工作納入“三優”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之中。把志願服務納入市級財政預算,設立志願服務專項工作經費;為哈市注冊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人身保險。在公共場所設立便民利民志願服務點,建立志願服務招募注冊登記制度,組織志願者培訓,哈市注冊志願者人數佔城區人口比例達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