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北農大建『菜園』 蘭棱農民進『校園』
2012-07-03 13:44:14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劉在民為姜海英講解番茄的田間管理技術。本報記者王大波攝

  東北網7月3日訊 進入7月,雙城市蘭棱鎮勝友村的東北農業大學“北菜南運”蔬菜基地裡長出了“新奇特”,吸引很多當地農民參觀。成串成熟的番茄、元寶模樣的西葫蘆等蔬菜,讓村民長了見識。他們說,東北農大到咱村裡建設菜園,咱不出門兒就能上大學。

  11名教授下鄉“種菜”

  今年,東北農業大學與雙城市蘭棱鎮合作,在勝友村建立一個1200多畝的“北菜南運”露地菜生產基地,園藝分院的11位教授將最新的蔬菜品種種植在示范基地,成功後立即轉入生產基地進行推廣。

  記者看到,在李景富教授的示范田裡,他研制的“東農金盾”番茄已經泛黃,一串串金黃色的番茄十分耀眼。基地負責人劉在民說,這種番茄為“中果型番茄”,其特點是成串成熟,口感甜酸,每個果均為雞蛋大小,一串能結七八個果,平均畝產7500公斤到10000公斤,且耐低溫、宜儲運,普通番茄保存期3天,而這個品種保存期最長30天。

  據了解,該品種價格僅為國外同類品種的1/6。記者看到,示范基地裡的新品種有50多個,僅番茄品種就有五六個。

  帶著打工隊伍“來偷藝”

  見到44歲的農民姜海英時,她的雙手因為打茄子秧染成了紫色。

  姜海英是勝榮村村民,往年她帶著一伙村民到處打工,乾農活兒不在話下。年初,姜海英聽說蔬菜基地需要人手。她毛遂自薦,把勞務“游擊隊”變成了基地“正規軍”。她對教授們說:“在基地收入多少不重要,要緊的是跟你們學本事,等差不多了,也乾個蔬菜基地。”

  “在這裡乾活就等於上大學,教授連理論帶實踐全告訴我們了。”姜海英告訴記者:“課堂就是這塊菜地,產量就是作業,產量低,說明我們的作業完成得不好,產量高了纔說明我是一個合格的學生。現在基地裡一邊打工一邊學技術的農民有30多人,打短工的更多,有上百人。”

  借“北菜南運”學會闖市場

  過去,蘭棱鎮農民種菜除了保證自家食用外,基本都在雙城銷售,稍遠些的到吉林榆樹市和扶餘縣銷售。

  基地負責人劉在民說,再過半個月,蔬菜基地進入產菜的高峰期,這時也正是南方蔬菜的生產淡季,基地每天至少生產150噸蔬菜,明年這個數字將翻一番,並帶動102國道雙城段兩側變成露地菜生產基地,蘭棱鎮將成為“北菜南運”的生產基地。

  劉在民說,現在我們不但把基地變成蔬菜的示范、展示、推廣中心,還要把農民變成種菜的專家,闖市場、會營銷的行家。

  據蘭棱鎮黨委副書記魏崇介紹,目前,基地已經與北京市場進行了對接,7月中旬正式向北京供菜。同時,基地也與哈爾濱大潤發超市達成協議,在超市免費設立專櫃,由基地經營自己種植的蔬菜。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