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發揮優勢創新舉措 東北農大紮實推進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
2012-01-23 21:20: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3日訊(記者 孫曉銳)東北農業大學黨委在深入開展“創業、創新、創優”活動中,堅持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黑龍江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高教強省建設和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學科、人纔、智力優勢,在助推區域現代農業發展中積極組織創業、大力推進創新、引導鼓勵創優,紮實推進“三創”活動深入開展。

  發揮優勢,積極組織創業,當好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庫和動力庫。

  近年來,東北農業大學作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重要力量,始終將提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放在第一位,為推動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創造累累碩果。針對我省農業發展特點,學校始終堅持“北方現代農業”的科研特色,緊緊圍繞制約我省現代農業及其產業發展的重點、熱點及難點問題,大力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先後取得了以“東農系列”番茄新品種、寒地水稻“前氮後移”施肥技術、體細胞克隆豬技術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對農業產業發展具有重大牽動作用的標志性成果重大科技成果,為黑龍江省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的戰略目標做出了應有貢獻。

  東北農業大學始終秉承“把文章寫在黑土地上,把學問作在黑土地上,把學校建在黑土地上”的辦學理念,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在全國高校率先建立了集“生產示范、項目推廣、技術培訓、信息傳播”為一體的校地合作共建模式,有效建立起了農業科技與農民對接的“直通車”,並按此模式已與黑龍江省50多個縣(市、區、局、場)建立了多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建關系,共五大類合作共建服務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

  開拓思路,大力推進創新,當好促進區域農業發展的人纔庫和先鋒庫。

  為滿足區域現代農業發展對多樣化農業人纔的需求,東北農業大學主動調整學科結構,積極創新人纔培養模式,重點在實施“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卓越人纔培養計劃、緊缺人纔培養計劃”上下功夫,為龍江經濟發展培養了一批創新型人纔。

  現代農業重大關鍵問題和技術的突破,迫切需要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的協同作戰。為此,學校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成功邁入農業部省部共建院校的同時,學校聯合省內外行業骨乾企業及科研院所,牽頭組建了國家大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乳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黑龍江省優勢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研發平臺,重點建設了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創新大廈、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園,並與北大荒集團、哈藥集團、蒙牛集團等近百個骨乾企業,建立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關系。既有效促進了重大科研成果的研發和轉化,更有效搭建了“農、科、教”及“政、產、學、研”密切協作的合作平臺,提昇了學校協同創新能力。

  特別是日前,東北農業大學作為全國8所首批試點高等院校之一,率先啟動開展了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為區域乃至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支橕。

  提昇能力,引導鼓勵創優,當好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思想庫和智囊庫。

  東北農業大學在牽頭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組織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及全省農村黨員乾部素質提昇活動中,在重點做好先進農業科技知識傳授、普及工作的同時,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北大荒精神等為代表的龍江優秀精神等內容,納入教學、培訓和宣講計劃,有效提昇了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基層乾部的思想道德及科學文化素質,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守法制”的新型農民。同時,學校還開展了“一村一屋、一村一室”行動,為學校每個幫建村捐建了農家書屋和微機室,有效加強了基層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活躍了基層農村的文化氛圍。

  在團省委的組織下,學校牽頭實施了“黑龍江省萬名大學生進萬村行動”。在“進萬村助農致富,重知行實踐成纔”活動主題的指引下,自2011年3月至今,學校共選拔1235名本科生、179名研究生組成242支社會實踐團隊,奔赴黑龍江省39個縣(市)、242個鄉鎮、1194個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服務地點覆蓋全省近70%的市(地)及60%的縣(市)。緊緊依托學校牽頭建立的黑龍江省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深入開展現代農業及新農村建設理論創新和政策研究,積極主動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和諮詢參考,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時,學校主動幫助地方政府策劃宏觀發展思路,設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僅“十一五”期間即為地方政府編制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和項目可研報告50餘部,有效助推了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