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4日訊 近日,記者隨同『龍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及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對佳木斯市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檢查走訪。
魚類江鳥重新回歸
6月的佳木斯市松花江邊,風卷雲舒,江鷗飛舞,靜謐怡然。岸邊一位釣齡頗長的老者告訴記者,2005年那會兒,從佳木斯段江裡釣上來的魚都有股異味,根本沒法吃。好多種魚類基本都消失了,江鷗、大雁也不再來江面捕食。『污染太厲害了。』這兩年,不但水清了,而且魚多了,味道也恢復了以往的鮮美。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馬波介紹,松花江污染嚴重時,佳木斯段松花江內的很多冷水魚都選擇不進入松花江而直接回游到黑龍江。現在哲羅魚、鮭魚、狗魚等冷水魚的重新出現,表明經過多年治理,松花江水質已得到明顯改善,水生態環境得到了初步恢復。多年未見的上百只江鷗在江面捕食的場景近一二年也重現了。
就在『龍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到達佳木斯之前,國家召開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會上,環保部對松花江佳木斯段給予定論:松花江流域休養生息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總體水質由重度污染好轉為輕度污染,水生態系統也逐步恢復。此前,俄羅斯方面也對松花江佳木斯段乃至整個我省松花江污染治理給予了很高評價,公開表示『很高興看到中俄界河水體水質明顯好轉,對中方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控制污染『嚴』字當頭
據佳木斯市副市長孫?介紹,為嚴格控制工業污染,佳木斯市積極引導流域產業合理布局,加快城鎮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流域內水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該市共爭取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14個,總投資8億元,其中包括城市生活污染處理廠和重點涉水企業,為松花江水質的持續改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佳木斯市對涉水企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每年都要確定20個以上涉水企業限期治理。著力推進涉水企業污染防治建設,先後完成工業水污染源治理106家,全面實現了農藥、化工、造紙、紡織、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行業的全面達標排放。
該市還實施自然生態保護工程,先後建成各級自然保護區25個,生態示范區6個,保護天然濕地61萬公頃,天然林17萬公頃,原始草原221畝,較好地保護了森林、草甸和水生植被以及100餘種野生動物資源,為保護三江平原寶貴的生物多樣性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水污染防治任重道遠
不懈的努力終於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佳木斯市環保局局長趙勵軍告訴記者,優勢種的變化最能說明水質問題。過去,佳木斯江段優勢種多為軟體動物,少數方為水生昆蟲幼蟲;而現在,優勢種多為水生昆蟲幼蟲,少數為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多為指示輕污染種類,軟體動物為指示輕中度污染的種類。』
趙勵軍感嘆,佳木斯是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主戰場,肩負著出境斷面水環境安全的重大職責,容不得絲毫的懈怠。佳木斯有一個目標,未來一段時間內,在狠抓內河整治等一批規劃項目建設,築牢松花江最後一道線防線的同時,開展三江平原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狠抓沿國省公路農村環境連片治理,率先把佳木斯建設成為黑龍江東部生態文明示范區。狠抓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改善環境質量,率先把佳木斯建設成為松花江流域濱水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