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科技創新春滿園
2012-07-13 16:01:18 來源:大興安嶺行政公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科技創新春滿園——大興安嶺富林山野珍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紀實

  東北網7月13日訊 近年來,大興安嶺富林山野珍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大膽的科技、理念、產品、品牌創新,給企業帶來了勃勃生機。一個基地帶動農戶、農戶推進工廠的產業體系已經形成;藍莓精深加工系列產品,黑木耳等食用菌原生態精加工、精包裝營養食品已達200多款。

  這個公司以藍莓、黑木耳提取物為主要原料,輔以即食藥原料,開發的藍莓、黑木耳欣通軟膠囊,藍莓、黑木耳鹿精軟膠囊,藍莓、黑木耳唐寧膠囊,通過了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為發明專利。專家認為,該產品與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同時,這項技術和產品還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發明專利6項,授權外觀專利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新產品鑒定6項。省林業廳授予該企業省林業龍頭企業稱號,地區中小企業局授予該企業大興安嶺綠色食品龍頭企業稱號。

  “走山野之路,創精品極品”,富林公司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新畫卷。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2518萬元,工業增加值1032萬元。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5個百分點。

  2001年,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大興安嶺富林山野珍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破繭而出,揚帆啟程。那時,還是流通領域中的一個以收購、經營黑木耳、猴頭、蘑菇等山珍產品為主要產品的加工企業。

  十年商海洗禮,公司不僅基本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而且快速向前沿科技領域邁進。發展之快,源於涉足藍莓產業。科技創新,大大縮短了企業成熟的周期。

  前些年,在大興安嶺賣野生漿果時尚,進出快、收入高,可謂一本萬利。

  於是,富林公司抓住機遇,投入百餘萬元,建起了冷藏庫,年出口歐洲國家野生漿果百餘噸,獲利不菲。

  但三年光景,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切斷了經營漿果出路。

  賣資源,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只有把發展的基點放在自主創新上,纔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

  富林公司在潮起潮落的市場創擊中,激發了科技創新思路。從此,打響了一場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動仗。

  走山野之路,創精品極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公司與哈爾濱商業大學等大專院校合作,建立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利用野生的木耳、藍莓、猴頭蘑、偃松籽仁等提取物為原料,采用生物?解破壁、真空低溫浸提濃縮、科學組方復配、噴粉乾燥等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研制開發了系列營養保健食品。

  同國內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簽訂了共同開發協議。聘請業內資深專家,專門從事食用菌優良品種繁育、引進研究開發工作。在塔河的繡峰林場、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瓦拉乾林場建立了年產1000萬袋食用菌的養殖基地。目前,公司已建立三個精優食用菌養殖培育基地,二個藍莓種植移植撫育基地。

  2012年,圍繞食用菌、藍莓系列產品創新昇級。黑木耳養殖接菌從固體食用菌向液態食用菌跨越。縮短菌類培養的周期,養殖方式從地栽向大棚掛袋轉化。接菌發菌產量、收入是地栽菌的幾倍。

  去年5月,行署、林管局下發文件,將全區“利用森林防火生土隔離帶發展寒帶藥業項目和利用需要打燒的防火線種植牧草項目”交由富林公司,全權負責項目的可研、擴初設計、立項、實驗、繁育、推廣、集團化經營等工作。

  目前,已構建了集團化經營架構,全資子公司“大森林藍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富林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富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富林食用菌農業合作社”已正式經營運作。為了進一步加大發展力度拓展經營空間,與勁松北極蟲草拓展基地達成共識,整合注冊成立大興安嶺富林北極蟲草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如果說,產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那麼,技術創新的延續,是企業生存與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過程。

  走“百貨迎百客,開發一代、生產一代、淘汰一代、儲備一代”發展之路,讓技術創新,促動了企業不斷設計、生產出市場需求的各種新的個性化的產品。

  產品,由原生態的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高科技產品領域邁進。黑木耳濃縮鈣片、藍莓衝劑固體飲料、黑木耳口服液、藍莓黑木耳多糖冰茶等一個個新產品,相繼出爐問世,搶佔了市場制高點。

  企業銷售額,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產品佔銷售收入的70%以上。

  借助外力固然重要,關鍵還是要自身練好內功,提高企業的“造血功能”。只有通過市場競爭,大浪淘沙壯大起來的企業,纔是真正的強手。

  這時,內涵與外延並舉的科技創新、研發體系,給產業產品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一個擁有員工140人的公司,科技人員達到18人,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專生42餘人,年投入研發經費佔年銷售收入的8%以上。

  每年結合產品工藝、技術要求,實施技術對應培訓。濃厚的科技創新活動。保證了產品質量,工作效率、員工科技創新意識不斷提高。給企業科技研發人員,搭建了展現自我,創新價值的空間和平臺。

  隨著產業和產品創新,帶動了營銷機制創新。建立起全員營銷、電子商務、網絡多元化立體式,市場運作營銷機制。

  以香港綠博會、北京綠博會、哈洽會等節會為平臺,推介宣傳,拓寬發展空間。產品遍布全國26個大中城市,銷售網點161個,與德國和北京、上海等地大公司建立了銷售合作關系。

  去年,富林公司投資200多萬元在浙江省義烏市副食品批發城設立了大興安嶺綠色食品館,打造了走向國際市場的平臺。

  藍莓種植、管護移植撫育滴灌是行署重點推進的產業。今年,他們在位於具有輻射面廣,交通便利優勢的我區中心區域塔河縣,開始著手建設合作社,二期工程總投資5214萬元。預計項目達產達標後,菇類食用菌和黑木耳生產能力達2000萬袋;野生藍莓種植管護基地650畝。藍莓種植225畝,目前項目已全面展開。

  如今,富林公司已成為全國綠色食品行業AA級和有機食品認證最多的企業,名列全國同行業榜首。直接和間接安置了5800多人就業。逐步實現區域野生藍莓、食用菌等特色資源實現工業化、產業化、標准化、規模化、效益最大化。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