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古梨園杏壓枝 半小時內50餘名游客『接力打果』
2012-07-15 13:03:1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古梨園裡的杏樹結滿果實,壓低了枝頭。

 

  東北網7月15日訊 近日,網友“吃光提拉米蘇”在微博上貼出一組照片,稱“哈爾濱古梨園的杏樹結果,周邊市民紛紛爬樹去打果,幾乎男女老少‘全體出動’:有家長帶孩子去拽樹打果,有老人折樹枝打果……公園也沒有工作人員及時制止。”

  本刊記者隨後聯系到這位網友,12日傍晚,記者在古梨園現場目擊了“男女老少齊打果”的不文明現象。

  記者現場目擊 半小時內,50餘名游客“接力打果”

  位於道外區大有坊街74號的古梨園,是一片擁有50餘年歷史的開放式公園,佔地9.9公頃,生有30餘種樹木。園內包括正門廣場、童趣園、梨苑等11個區域。公園采用濃郁的古典園林風格,聞鶯廊下,鳥鳴流水,景色秀麗;到處是孩童嬉戲,年輕人徜徉樹陰中,老人們則在正門廣場緊張“備戰”快樂舞步大賽……在附近居民眼中,古梨園是這裡最具人氣的休閑樂園。

  正因如此,與其他附近居民一樣,為記者提供該線索的網友、24歲的研一學生小馮對古梨園的感情很深。由於家中有老人,小馮每天傍晚都會與家人到古梨園散步,對游人打果一事感到非常痛心。12日傍晚,小馮帶記者來到中心廣場的一片杏樹林。這裡的30多棵杏樹被半米高的籬笆與綠地包圍,枝繁葉茂,枝頭結滿杏果,果實壓得樹枝與地面距離不足1米,杏香四溢。如此美景,成了古梨園裡最迷人的景觀,卻也引來游人采摘的興致。“白天還‘收斂’一些,游人不是很多,也有工作人員看著,所以大家就撿地下的熟果吃。到了傍晚五六點鍾就不行了。”小馮告訴記者,“工作人員一下班,再加上附近孩子放學,游人多了,一個‘傳染’幾個,根本控制不住……”

  就在12日17時40分至18時10分的短短30分鍾裡,記者先後目睹了近50餘名游客的不文明采摘的行為。有人縱身一躍,拽斷樹枝,杏果實紛紛落下,一群游客一擁而上;有老人把樹枝插進樹杈裡反復甩動,試圖把杏甩下來;有人用礦泉水瓶子或脫下的鞋子砸向果實,希望能打下來幾顆;有放學的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爬上樹打杏,家長則索性陪孩子一起跨進籬笆,踩踏綠地,四處找果……地上到處是被踩碎的杏和被折斷的樹枝,有的還是未熟透的青色幼果。而在另一處“游人打果”現象同樣較為嚴重的假山旁,記者同樣看到一地碎果肉,由於該處杏樹較高,游人打果的主要方式是乾脆去推搖樹乾。

  在傍晚這段“打果”行為密集的時段裡,記者未看到有工作人員上前阻止。“現在不都是在講創城嗎?”小馮說,“這種行為不僅不文明,還容易讓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真希望大家都自覺一點兒,也希望能有工作人員及時管理教育!”


  打杏者說 就覺得挺好玩的,這杏樹可有名了!

  在中心廣場杏樹林的籬笆上,貼有“果樹噴藥,禁摘誤食”的警示語,但還是難以阻擋游人打果的“決心”。就在記者現場目擊的過程裡,不少游人捧著摘到的果實,用紙巾簡單擦拭後,便一口塞進嘴裡,甚至還熱心地塞給記者幾顆。“還行,不是很甜,你嘗嘗!”當記者問及他們打果的動機時,這些游客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覺得挺好玩的,這杏樹可有名了,我們鄰居都是拿塑料袋來裝的,我就挺好奇,也過來嘗嘗……”記者問其中一名折樹枝打杏的小學生:“你家人沒教你嗎?這樹枝一斷,這部分就再也結不出杏了。”這名小學生想了想說:“我沒想過。”

  管理者說 防不勝防!

  古梨園一位唐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園裡每年這個季節都會遭遇十幾天的打果破壞性行為,園裡同期結果還有梨樹和李子樹等,但杏樹受到的破壞最嚴重。為了避免游客攀爬、折枝、破壞綠地,公園10名工作人員中有8名專門負責日常看守這片杏林,也會集中撿拾成熟的果實,清洗好後發給路過的老人與孩子,但不文明行為還是每天發生。“我們想過很多方法,比如寫一段‘樹的心聲’掛在杏樹上,比如貼出警示語,但還是防不勝防。”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游人打果已經嚴重影響到這些杏樹的生長,從今年結果數量來看,明顯少於去年。

  采訪中,有市民建議,公園應加大對樹木的管理,並適當引導游客文明采摘,也可為游客提供工具,以避免不文明采摘對樹木和環境的破壞。公園管理者也同時呼吁市民提高文明素質,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更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