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詳解:調整哈爾濱地鐵建設規劃 為適應城市發展
2012-07-18 09:22: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吳雨桐 高宏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8日訊 日前,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詳細解釋了哈爾濱地鐵建設規劃調整的作用和目的。

  地鐵規劃為適應哈市新城市規劃

  2011年5月17日,哈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獲得國家批復,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也相應進行了調整。新一輪總體規劃提出的“北躍、南拓、中興”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一江、兩城、九大組團”、“一主六副”多中心組團式城市空間結構,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布局和實施時序提出了新要求。為支持新總體規劃的實施,有必要對原建設規劃進行調整。

  增加跨江通道提高交通服務水平

  目前,哈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77萬輛,其中私人小轎車超過23萬輛。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增加的供應量遠遠趕不上出行需求的增長。本次建設規劃調整提出將2號線一期工程納入近期建設項目,拓展3號線環線范圍,可以有效緩解老城區道路交通擁堵壓力,改善鐵路、河流分割產生的交通問題,增加跨江通道供應,大大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和吸引力。

  發揮軌道網絡規模效益

  為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優勢,須盡快建立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的軌道初期網絡,並形成合理的布局,以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效率和效益,原建設規劃近期只建設一線一環2條線路,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網絡布局形態上,均難以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優勢,規劃調整將二號線列入近期建設項目,可形成更加合理的“十”字加環的網絡布局,並帶來更大的網絡客流效益。

  三環內地鐵采用地下敷設

  建設規劃調整方案的實施,將盡快形成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乾、地面公交為主體、容納個體交通適度發展的多元化城市客運交通體系。本次規劃位於主城區三環路以內線路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線位基本沿城市主乾道布設。從生態和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敷設方式總體合理。本規劃與哈市環境保護規劃、生態建設規劃、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以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較為協調。

  原規劃與鐵路客運站等銜接不足

  哈爾濱鐵路樞紐是我國東北北部的中心樞紐,有哈長、濱綏、濱洲、濱北、拉濱五大鐵路乾線在此交匯。未來哈爾濱鐵路樞紐將形成“兩主兩輔”的客運系統布局。“兩主”是原哈爾濱站和正在建設的哈爾濱西站,“兩輔”是將建設的哈爾濱北站和原哈爾濱東站。鐵路客運站尤其是客運專線車站是城市的主要對外窗口,圍繞鐵路客運站建設城市綜合客運交通樞紐,不僅可以快速集散大量的鐵路客流,還將極大地帶動城市交通系統一體化建設,促進樞紐周邊地區的城市發展。

  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哈爾濱城市功能定位中包括“我國東北北部的中心城市”和“東北北部最大的交通樞紐”。為在規劃期內盡快建成功能完善的區域交通樞紐,需加速軌道交通建設,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與對外交通尤其是鐵路客運站的緊密銜接。原建設規劃確定的近期建設項目與城市主要鐵路客運站等銜接不足,難以支持構建區域交通樞紐的目標,因此,應調整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將與對外交通樞紐銜接緊密的線路納入近期建設項目中。本次規劃調整提出的近期建設項目,與“兩主兩輔”鐵路客運站均有銜接,將有效構建哈爾濱市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加強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