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小巨人』踏上征程——大慶煉化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建設紀實
2012-07-18 11:19: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然 張玉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順利中交,意味著大慶煉化將成為中國石油最大聚丙烯生產企業。

  黑龍江日報7月18日訊 6月30日,大慶煉化人自豪地宣告:歷經22個月、2000多名工程建設者的艱辛努力,被譽為“中國小巨人”的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順利中交,由工程建設階段全面轉入生產准備階段。

  大氣魄建設

  拔地而起的巍巍煉塔,在藍天下熠熠生輝。從聚丙烯年生產能力30萬噸到60萬噸,這不僅是數字的變化,更是為一座城市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新引擎。

  擁有多寬的視野,就能獲得多大的空間。一個企業能走多遠,決定於戰略的高度。大慶煉化從30萬噸/年聚丙烯一期工程建設,到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建設,煉化人邁出了一大步。這就是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產品競爭力的煉化產業集群的重大戰略決策。

  “做特油田化學品、做專聚丙烯、做精高檔潤滑油,依托大慶油田,服務好大慶油田,在服務中拉動地方經濟,在服務中不斷發展壯大自己,這就是一盤棋思想,就是企業做大、做強奠定氣韻的大手筆。”煉化公司總經理萬志強在回顧聚丙烯二期工程建設歷程時的這段話,讓艱苦奮戰兩年多的煉化人感同身受。

  從2009年10月22日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可行性報告獲得中石油的正式批復,到2010年6月9日工程舉行開工典禮,聚丙烯二期工程的建設者擔起了新時期賦予的新使命。

  他們不負眾望,創造了一個高速度、高質量的精品工程奇跡。凝煉了“敢於擔當、勇於擔當、堪於擔當”的精神,成為推進大慶煉化聚丙烯、聚合物、潤滑油“三個生產基地”建設和打造特色煉化企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高標准推進

  2010年8月打下第一樁,然而他們剛出手,就遇到了“攔路虎”——?綸跨線管道改造項目。既要保證新建鐵路機車通行,又要保證?綸跨鐵路管架改造路線暢通。14條管線,其中有5條是鐵路股道之中的管線,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22個小時。且不說時間緊、位置特殊,單說管道介質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這幾乎就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像這樣高難的工藝改造管線,在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有150千米。千斤重擔落在了建設者的肩上。善於挑戰的建設者們不辱使命,他們僅用8個小時,就完成了全部組接。

  在工程質量監督站的記錄裡,有這樣的記載:組織開展16次質量大檢查、4次專項檢查,發現413個問題,設備完好率99%以上,儀表投用率99%以上,焊接一次合格率99.6%。

  這些“最”,會讓每名工程建設者終身難忘。正是有了建設者難忘的記憶,聚丙烯二期工程風、水、電、氣及場地,提前實現了“四通一平”,為裝置試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多兵團迎戰

  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是大慶煉化全部力量的總動員,不光是施工人員在前方“廝殺”,工程總造價部、電子商務、規劃、計量、物資供應、科研及保衛武裝部等單位,也抽調精兵強將參與到工程建設中。

  煉化公司之所以能有勇氣承攬起意義重大的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源自於他們自身的技術優勢、人纔優勢和出色的員工隊伍組成的工程建設大軍。

  為保證工期,在多區循環反應器未到達施工現場時,工程管理部就研究決定,框架結構先行施工,等多區循環反應器一到,用吊車進行一次性吊裝完成。這個大膽的設想,讓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畢竟多區循環反應器重達1700噸、高達62.2米,需用45000套高強螺栓拼接纔能吊起。而留給多區循環反應器的公差,左右只有5毫米,就是用吊裝平地移動,5毫米的公差也絕對是一個高標准,何況要從100多米的高空直接往下放。可以說,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也沒有這樣的先例,勇於擔當的煉化人卻開了一次吊裝成功的先河。

  6月11日16時20分的試車現場,當擠壓造粒機出口出現第一顆晶瑩的聚丙烯顆粒時,在場的所有參戰人員相互擁抱、握手,眼裡湧出了淚水。


 

  鐵人精神築魂

  在考驗和挑戰面前,2000多名工程建設者從不言退。

  毛軍民是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的安全總監,二期裝置多為框架,最高處達到60多米,高處風大,每向上攀爬一層,就會多一些危險。即便如此,他還是每天堅持對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核查,確保施工安全。

  他說:“有時上下幾趟以後,站在地面腿都發軟。”

  工程最緊的時候,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趙忠男受傷的腳還沒有恢復,依然每天堅守在現場。開工時,由於長時間站立和行走,他的腳傷更加嚴重,可趙忠男仿佛忘記了疼痛,一瘸一拐地在工程現場來來回回,認真做好每項工作。

  在這600多個日夜裡,趙忠男沒有正點回過一次家,沒接送過一次孩子上學、放學。

  還有於德林,曾有人問他,你要資歷有資歷,日語又好,挑個清閑的崗位多好,這沒白天沒黑夜地守在工地,圖啥?

  “說實在的,我真不圖啥,就是因為我是黨員,要對得起肩上的這份責任。”

  像於德林、趙忠男、毛軍民這樣的黨員,在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的建設現場隨處可見。許多人懷揣病假條,仍然堅守在一線,有的剛從醫院打完點滴又回到工地,有的幾過家門而不入。

  正是全體參戰人員發揚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慶優良傳統,把“謀”與“乾”有機融合,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身在大慶學大慶,鐵人身邊做鐵人”的英雄風采。

  背景鏈接

  大慶煉化30萬噸/年聚丙烯二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3.7億元,聚丙烯產品不僅可以牽引大慶石油化工機械、電器、電子、儀表等上游產業的發展,還可以帶動乙烯加工、石化產品制造等下游產業的崛起。對活化大慶經濟、振興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石化產業、助力大慶油田原油4000萬噸穩產,都將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