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雞西
搜 索
雞西三大戰略圓夢綠色發展 創新驅動 生態帶動 民生促動
2012-07-19 10:54:0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風 孫偉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興凱湖日出。高學武 攝

  黑龍江日報7月18日訊 7月15日至17日,以綠色發展、生態保護為主題的“2012中國·雞西興凱湖綠色發展研討會”舉行。國內政界領導、專家學者、企業界精英和新聞媒體百餘人相聚興凱湖畔,共同分享了符合雞西實際、突出雞西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其概括起來就是以創新驅動主導綠色發展,以生態文明引領綠色發展,以普惠民生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將雞西建設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綠色礦區、生態城市、宜居家園。

  盛夏的雞西,滿目滴翠,處處綠海。行駛在邊城大地上,藍天白雲下,綠樹叢蔭中,一股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將綠色夢想照進現實,雞西正在實現著由發展理念到發展模式的加速蛻變,綠色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城鄉生態建設如火如荼,園區經濟方興未艾,民生保障亮點紛呈……

圖為俄羅斯生態專家在興凱湖保護宣言板上簽名。周軍 吳樹江攝

  一個理念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雞西因煤而興,也曾一度為煤所困。以煤炭為主導、結構單一的產業格局,“資源依賴癥”產生的“擠出效應”,制約了其它產業的發展,給全國、全省帶來了光和熱,卻污染了雞西人自己。嚴峻的發展形勢讓雞西人醒悟:必須未雨綢繆,超前謀劃,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去年9月,中國·雞西綠色發展研討會打出綠色發展大旗,要為子孫後代留有餘地的發展,營造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共同致力於雞西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氛圍,通過與180多位企業家的交流,形成了興凱湖綠色發展宣言,即:堅持綠色發展,也是雞西人對自我傳統發展的一次反思、一次揚棄、一次自我完善。這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是一次高端的對話,是一次智慧的交流。去年底,好消息傳來,興凱湖保護工程上昇到國家戰略層面,溫家寶總理就興凱湖生態保護做出重要批示,為保護興凱湖提供一次重大機遇。

  堅持用循環、生態、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指導全市的發展,去年,雞西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逐步理清了雞西綠色發展的思路,明確提出要“高舉綠色發展大旗,加大轉型力度,加快發展步伐,努力把雞西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綠色礦區、生態城市、宜居家園,建設成為黑龍江東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和發展思路,概括起來就是“一杆大旗、兩個目標、六個毫不動搖、六大建設”。“一杆大旗”,就是高舉綠色發展大旗。既要發展速度,又要發展質量和效益;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照顧當代,也要照顧後代,而決不是那種“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的發展。這是雞西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兩個目標”,一個是建設中國北方的綠色礦區、生態城市、宜居家園,這是全市200萬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另一個就是把雞西建設成為黑龍江東部地區中心城市,這是雞西人民站在全省發展的大格局下審視雞西、定位雞西的戰略選擇。“六個毫不動搖”,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解放思想、毫不動搖地堅持綠色發展、毫不動搖地堅持為人民謀福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創新、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毫不動搖地堅持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這是實現雞西人確立的發展目標、宏偉藍圖的重要保證。“六大建設”,就是致力於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在經濟建設方面,重點打造“動力之城”、“煤機之城”、“中國石墨產業之都”、“邊境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和黑龍江東部較大的邊境貿易中心、口岸商品和物流集散中心、沿邊旅游貿易中心,努力建設“經濟強市”。在社會建設方面,切實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讓200萬雞西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打造人人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在文化建設方面,著力傳承雞西地域文化,打造雞西文化品牌,弘揚雞西核心價值觀,努力建設“文化大市”。在生態建設方面,實施五大工程,即保護興凱湖、治理穆棱河、開展退耕還林、推進城市綠化、整治環境污染,把雞西建設成為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地潔氣爽、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城市。


 

  一條路徑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近兩年,雞西市打出“大美興凱湖、活力雞西城”的名片,從“百湖工程”、“濱水城市建設”到“三供兩治工程”……一系列“組合拳”連綿不斷。雞西在綠色發展道路的設計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托改革創新,緊扣民心向背,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力求找到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子——既能優質、高速地發展經濟,又能實現共同富裕,讓廣大人民群眾從內心感到滿意。

  大界湖、大界江、大濕地、大森林賦予雞西生態優勢。雞西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11處880萬畝,濕地548萬畝。特別是煙波浩淼的中俄界湖——興凱湖,已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

  意識到目前的優勢資源的保護正是明天驚現天下的品牌,“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雞西人正努力把興凱湖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之湖;加強中俄合作、促進中俄友好的友誼之湖;湖水浩瀚、碧波萬頃、水鳥翔集、錦鱗游泳的大美之湖。

  為了把雞西的生態旅游休閑度假資源推向全國,雞西市在全國率先采用市場化的辦法,面向國內外公開招投標,編制了以興凱湖—北大荒文化、虎頭地下要塞—烏蘇裡江—珍寶島為重點的精品旅游景區景觀規劃,構建了以城區為中心的一湖(興凱湖)、一江(烏蘇裡江)、四山(麒麟山、鳳凰山、蜂蜜山、金剛山)旅游發展大框架。界江界湖養生游、森林濕地生態游、歷史文化紅色游、雞西農家風情游、北大荒知青返鄉游、中俄邊境跨國游、礦山文化體驗游、興凱湖極地印象游等多元化旅游發展格局正在趨於成熟。

  作為穆棱河綜合治理改造項目之一,水上公園建設是雞西市為“加快推進濱水城市建設”、“以水興城富城麗城”而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園內規劃設計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穆棱河濕地、農田等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以自然親水,健康休閑為主題的水上公園、中軸廣場、沙灘廣場呈現出具有北方自然特質、適應北方氣候特點,集觀賞性、知識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水上娛樂觀光區。

  在雞西星羅棋布的“百湖工程”現場,一座座風格各異的碑牌令人眼前一亮。目前,全市已完成現狀湖掛牌樹碑69個,完成計劃的87%;完成新(擴)建湖10個,完成計劃的100%。13座湖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已有12座開工建設。

  一種模式 “三大戰略”贏得“三個兼顧”

  整潔清爽的樓宇,鮮花綠樹簇擁的街道,推門可見的公園綠地……雞西“出落”得越來越“水靈”,越來越宜居。無論大街,還是小巷,都是表裡如一。

  通過推進實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以產業轉型創新為支橕、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的發展“三大戰略”,形成了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發展模式。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創新,增強發展動力。雞西堅持用高新技術改造提昇煤炭、煤機等傳統產業,發展精深加工,引導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培育發展石墨、風電等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動力之城”、“煤機之城”和“中國石墨產業之都”。加快發展醫藥、冶金、食品、建材等非煤替代產業,推動產業提檔昇級;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爭取國家高科技項目更多地擺放雞西,努力把雞西建設成高科技產品的試驗基地、高科技產業的示范基地。

  實施生態帶動戰略,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強化環境保障。實施“生態雞西”行動計劃,實施“六大工程”,即保護興凱湖,治理穆棱河,開展退耕還林,推進城市綠化,礦山環境修復,整治環境污染。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雞西市中心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5%,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提高到9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100%,城鎮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5%。目前,在興凱湖的生態保護上,已經出臺了興凱湖生態保護的7個政府令,實施了湖崗風沙口生態治理工程,對湖崗侵蝕嚴重的重點地段實施護岸工程,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濕、撤並村屯連隊、保護湖堤、實施生態移民等工作。穆棱河沿岸將被打造成具有雞西特色、風景優美、普惠民生的現代化濱水城市新區;在退耕還林上,提出凡是在山頭、半山腰、25度以上山坡開地的,2012年底必須全部退完,15度至25度山坡開地的,“十二五”期間必須全部退完,今年已完成退耕還林面積3.8萬畝,是年計劃的139%。

  實施民生促動戰略,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切實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2011年,市財政用於民生投入28.8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30%。集中為群眾辦了7個方面、20件實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加快推進“三棚一草”改造,累計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228萬平方米、煤礦棚戶區改造330萬平方米、農村泥草房改造182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4.6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13.9萬平方米。

  16日,在雞西市與省林業廳、中國人民大學聯合舉辦的2012中國·雞西興凱湖綠色發展研討會上,來自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俄羅斯、韓國以及國內有關方面的代表,相聚興凱湖畔,共商綠色發展,共議生態保護,就興凱湖保護達成共識。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