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不當目標市場無缺口 尚未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
闢俄羅斯市場把菜賣到國外去 配送超市設置“農超對接”專櫃
生活報7月19日訊 13日,我省首個“北菜南運”基地——東北農業大學“北菜南運”露地綠色蔬菜基地的首茬蔬菜進入哈市各大超市銷售。這些露地蔬菜為冰城市民帶來了質優價廉的選擇,同時,也揭示出目前我省“北菜南運”基地遭遇的困境:“北菜南運”受阻。
告急
500噸“北菜”可能爛在地裡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由東北農業大學建設的我省首個“北菜南運露地綠色蔬菜生產基地”落戶雙城市蘭陵鎮。7月初,基地的首茬蔬菜進入采摘期,本應開心的種植者卻滿臉愁容。
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北菜南運”露地綠色蔬菜生產基地項目執行組副組長潘凱告訴記者,每年7月下旬到9月都是南方省份蔬菜供應的淡季,而此時正是我省露地蔬菜的生產旺季,因此龍江“北菜”供應南方是可行的。“但由於第一年組織生產,缺少經驗,我們采用了大棚育苗的生產方式。基地生產的蔬菜采摘期較普通露地菜提前一個月上市,7月初我省首茬要南運的500噸蔬菜就開始采摘了。而此時南方蔬菜供應尚未出現缺口,再加上蔬菜對接的南運通道尚未成形,所以我省首茬‘北菜’無法順利運往南方。”
負責東北農業大學“北菜南運”露地綠色蔬菜基地蔬菜銷售的北大荒蔬菜銷售公司負責人陶義則告訴記者,由於時令不當,目前北京、天津等目標市場的蔬菜基本處於飽和狀態,遠道而來的“北菜”根本賣不上價。而另一方面,由於和當地市場接觸不多,目前還未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北菜”南銷受阻。
對策
開闢內外“通道”把黃瓜賣到俄羅斯
“眼看500噸蔬菜不采摘銷售就要爛在地裡。”此時,負責“北菜南運”基地生產的潘凱非常著急。
獲悉此情況,省商務廳、哈市市委市政府、哈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開始行動,在哈市各大型超市設立農大露地蔬菜“農超對接”銷售專櫃,原價進,原價銷。根據夏季蔬菜價格波動大的特點,有關部門建立定價機制和配送機制,由北大荒冷藏庫按每日銷售計劃配送到超市、機關團體和批發市場。
除了本地市場,省商務廳還為基地開闢了俄羅斯市場。“我們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後將蔬菜銷往俄羅斯,沒想到這個目標提前實現了。”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商務廳聯系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通綠色通道,2天內完成了該基地的出口資質認證。本月中旬“北菜南運”基地生產的15000斤黃瓜、西紅柿順利運往東寧口岸,出口俄羅斯。
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處處長王顯華介紹,東北農業大學“北菜南運”基地采用生物肥料施肥,經哈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蔬菜農藥殘留量多數品種為負值,屬於高安全食品。蔬菜出口俄羅斯是雙贏的好事。
未來
建立可追溯系統安全指數一目了然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首批“北菜”南運受阻,並沒有打消我省叫響龍江“北菜”品牌的積極性。“生長期長、營養豐富、安全綠色的‘北菜’是我省農業的招牌。”潘凱說。
潘凱告訴記者,明年東北農業大學露地綠色蔬菜基地將會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育苗、下地與栽培。由於露地菜農藥污染少,病蟲害輕,便於機械化作業,農大露地綠色蔬菜基地還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今年的1000畝是實驗階段,明年種植面積會擴大到10000畝,以後還會達到10萬畝,屆時,農大露地菜不僅能供應京、津等地,還將進一步擴大到更遠的地方。”潘凱說起規劃依舊信心滿滿。
王顯華告訴記者,目前省商務廳正在與海南商務廳進行對接,將簽署長期戰略協議,長期向海南提供龍江“北菜”。“龍江菜日照時間長、口感好,而且綠色安全,南方城市非常認可我們的蔬菜,這就為我們與南方城市達成長期協議打下基礎。”同時,省商務廳正積極與廣西、雲南等地的商務部門接洽,醞釀長期蔬菜供應協議。我省還將借鑒“南菜北運”模式,打造信息交流平臺,實現產銷企業信息共享,開闢訂單式銷售。為了在各個環節上保證龍江“北菜”的高品質,省商務廳還實行蔬菜冷鏈配送,並建立可追溯系統,蔬菜產地、種植情況、安全指數等信息一目了然。
王顯華還告訴記者,隨著東北露地蔬菜大規模生產,省商務廳還將“牽線搭橋”,引俄羅斯食品加工企業,讓龍江“北菜”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