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今年對300萬平米既有建築進行節能綜合改造
2012-07-20 05:20: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吳雨桐 高宏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改造後的六順街樓宇

  東北網7月20日訊 近日,哈市建委啟動2012年既有建築的節能綜合改造工程,計劃改造建築300萬平方米。經過近五年的探索實踐,對既有建築屋面、外牆、門窗和供熱系統實施美化式的保溫節能改造後,目前已呈現出良好的美觀和實用效果,老舊房屋經改造後,變成冬暖夏涼的環保“小洋樓”。

  今年70棟老樓房“穿衣戴帽”

  近期,哈市建委啟動2012年既有建築的節能綜合改造工程,開始針對道裡區友誼路、經緯街等重要商務、旅游、政務通道周邊具備改造價值的建築,實施規模化、區域化裝飾性節能改造。今年計劃改造樓體近70棟,其中裝飾性改造面積約40萬平方米。在建築陽臺、檐口等部位增加具有濃郁歐式風格的線、角、柱等建築符號立面裝飾,給老房子穿上歐式新“外衣”。

  10日下午,記者在經緯街沿路看到,經緯街沿街樓宇均被圍擋起來,准備對樓宇的外圍牆體進行建築節能改造施工。記者發現,除了經緯街沿街的樓宇外,經緯街上一些小區內部也已搭起了腳手架准備施工改造。附近小區的大多數居民認為,節能改造工程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會讓小區變得更漂亮,成為沿途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經緯四道街,一臨街小區的住戶張女士告訴記者:“看到外面的公示板說要進行節能改造工程,要給外牆貼保溫材料,還要把原來的兩層玻璃更換成三層玻璃的節能窗,挺高興的。前年住香坊區菜藝街附近的親屬家的樓房已進行了節能改造,改造後冬天室裡溫度高了不少,一想到今年冬天自己家也能變得更暖和,大伙兒都覺得是件好事!”

  記者隨後在通江街附近看到,通江街兩側的既有建築也已被綠色圍擋圍住,位於通江街24號的一座樓體外,施工人員正在施工,幾位在周圍乘涼的居民告訴記者:“最近總能聽到??的施工聲音,施工人員說是要給牆體加上保暖材料,我們都非常開心,今年冬天屋子裡肯定會暖和很多,不用再在屋裡穿棉衣插著熱寶了!”


  歐式風格改造:舊樓成“洋房”

  近年來,哈爾濱對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已從原有的單純節能改造,轉變成歐式裝飾性節能改造,兼具節能環保和人文景觀雙重功效。目前,哈市建委已節能改造房屋400萬平方米,其中歐式風格裝飾性節能改造197萬平方米,讓哈爾濱更具異域風情。

  記者在哈市香坊區六順街看到,整條街的臨街樓體表面都已進行過牆體保溫和美化改造,形成了統一的桔黃和淡黃色調相間的歐式風格門窗、牆面。六順街和司徒街交口的四個街角樓頂都進行了樣式不同的紅色和藍色尖頂設計,裝飾在陽臺上的羅馬柱勻稱纖巧,非常精致,房檐部分的拱形裝飾線條流暢,精細美觀,與紅黃相間的牆體搭配起來相得益彰,使老樓變身為歐式建築,充滿異域風情。多年前曾生活在這裡的市民孫蘭女士重返這條街道後感慨到:“變這麼漂亮了!像到了中央大街一樣,完全認不出來了。”

  近日,記者在文昌街、宣化街沿街看到,從前破舊的臨街居民樓外牆都已穿上了新衣,被刷成紅色調和黃色調的樓體相互穿插,門窗也被改造成了歐式風格,街口處的樓房還建造了城堡式屋頂,極具異域風情。兩年沒來哈市的林先生感嘆道:“這裡的變化太大了,要不是看著街路指示牌,差點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前幾年來這邊時看到街邊的樓房都很破舊,現在都被改造成了歐式風格,看上去真漂亮,還以為是新建的樓房呢,真想不到舊樓也能被改造得像歐式小洋房一樣!”

  居民:改造後冬暖夏涼住著舒服

  走進六順小區10單元內,頓時感覺樓道內比外面涼爽許多。住在三樓的孫珍華大娘介紹說,自從前兩年樓體牆面改造後,冬天家裡比原來暖和多了,供暖期間,屋裡溫度大概比原來高好幾度。感覺最明顯的是剛停止供暖的時候,原來那段時間是家裡最陰冷難熬的時候,坐在屋裡腿都能感覺有冷風,現在可好了,經過節能改造後,不光家裡熱了許多,就連樓道裡也不那麼冷了。讓小區居民感到意外的是,夏天時朝陽面的房屋也沒有那麼熱了,溫度也能比原來低兩三度。附近的居民還反映,房子經過改造後都昇值了,同一地段的房子,和沒改造的相比每平方米能高出幾百元。

  在宣化街街口乘涼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們小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樓了,去年給我們臨街的樓進行改造後,不但冬天可以保暖,夏天還很隔熱。以前夏天屋子裡要一直開著空調,現在只需要開幾個小時就行,屋子裡的冷氣可以維持很久,冬天的時候保暖效果更明顯。我家住七樓,而且是陰面,以前冬天窗戶下面總是一層的冰,在屋子裡都要穿著厚衣服棉拖鞋,去年改造完,陽臺和窗子都嚴實了,冬天屋子裡能比以前暖了三四度,穿著薄底的拖鞋就能過冬。”

  節約能源50%

  近年來,哈市節能改造既有建築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供熱采暖系統實現熱計量或溫度調控要求,節約了大量燃料。

  據哈市供暖專家劉茂東介紹,牆體改造的工程量比較大,需要先把外牆清理乾淨,在牆體上貼苯板或其它防火保溫材料,然後在外面掛一層塑料或鐵絲網,再抹一層抗裂砂漿,打上膩子,最後粉刷涂料,有的樓道內牆還要涂上一層保溫砂漿。加之將原有門窗更換成保溫效果好門窗等措施,節能改造後的建築,均優於節能50%的設計標准,有的樓體可以達到節能60%。節能改造完成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的排放量,這對有效改善哈市采暖季空氣質量難題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同時,劉茂東也指出,樓體改造後節約了能源,但是市民的供熱費還沒有減少。他建議對改造後的樓房進行計量供熱,讓居民直接享受到節能改造帶來的實惠。

  “十二五”期間將改造1500萬平米

  哈市地處北方寒冷地區,建築能耗問題較為嚴重。自2007年開始,哈市將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立面景觀改造相結合,以沿江景區、中華巴洛克歷史街區既有建築為試點,對建築外立面按地域特色進行整飾和修繕,挖掘歷史文脈,傳承地域建築特色,提昇了景觀環境。近幾年,已對哈市鐵路街、六順街、安發街、文昌街、宣化街、先鋒路等街路兩側既有建築實施了歐式裝飾性節能改造,已經累計完成改造400餘萬平方米。

  哈市牆改建築節能辦曾組織能效測評機構對試點項目進行連續監測,分別對建築外牆傳熱系數、室內平均溫度、建築物采暖耗熱量等指標進行了改造後的節能效果測評。測評數據顯示,改造後的節能效果明顯,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建築物采暖耗熱量指標均優於節能50%設計標准,室內平均溫度也大幅提昇(平均提高5℃),建築物耗熱量同比以往也大幅度降低。

  按照國家“十二五”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規劃目標,哈市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約1500萬平方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