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露地綠色蔬菜種植有望推廣10萬畝
2012-07-20 09:13:2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東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市民對東北農大的露地蔬菜贊不絕口  

  東北網7月20日訊 打破“嬌生慣養”的大棚,改變一家一戶的小菜園現狀,到歷經風吹雨打的露地規模種植,東北農業大學培育的露地蔬菜經受住考驗與檢驗,蔬菜檢驗結果全部達到綠色蔬菜標准。這次露地蔬菜實踐,東北農大摸索出適於龍江露地綠色蔬菜集約化生產的標准技術規程,為建立符合龍江露地綠色蔬菜產業化發展的運行模式提供基礎。

  -突破:小菜園搬到“大菜地”

  17日,頂著驕陽,記者進入基地示范區,每塊方字格都是不同類別的蔬菜,這裡試驗田通常都是5畝,在一處高高架起的豆角秧記者看到,成熟的果實垂下絲絛,它的下面是洋蔥蔥葉,這塊“套栽”區域兩種植物長勢都不錯,發揮出土地最大效益。工作人員這樣介紹到,這片60畝示范區,共種植露地番茄、青椒、茄子、黃瓜、甜瓜、西瓜、菜豆、馬鈴薯、胡蘿卜、粘玉米等10大類蔬菜。這些果菜品種是農大專家精挑細選,既有適合本地口味的常規青菜,比如油豆角、馬鈴薯等,還有適合南方的口味的圓茄、長菜豆等等。

  我省棚室蔬菜技術肯定沒有問題,大地蔬菜還處於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種植,生產季節多數集中在大白菜、蘿卜、土豆等少數品種的秋菜種植,大規模的春季果菜種植、統一定植、育苗、管理並沒有經驗可循。省委書記吉炳軒考察基地曾強調,實驗室裡的成果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到大田、大地行不行?大地產量高不高?要在大田裡種出來以後纔能見效。面對風吹雨打等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既保證露地蔬菜的自然生長,又要排除農作物的農殘指標,保證農作物品質,東北農大幾位老師常住在地頭的工房裡,摸索出大型農機具聯合作業、節水灌溉、綠色蔬菜生產等露地種植蔬菜技術。

  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潘凱說,這塊示范田就是摸索合適的品種,從示范的效果來看,一些品種的差異性出來了,同類品種有產量高的、抗病好的、品質好的等等,專家在同類中根據我省優勢和市場需求在蔬菜品種上進行優選。潘凱承認,蔬菜生產、采收等環節需要大量人力,這個示范區對於他們專業人士也是一個摸索過程,找出節本增效的技術減少生產成本,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帶動:

  老師成了農民

  種菜“主心骨”

  通過示范帶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激發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王學征老師剛回到工作區就被食堂打工婦女李女士“劫住”,向她諮詢這個階段地裡西瓜要注意的問題。李女士說,今年在農大包地的好多老鄉腰包都鼓了,好多人後悔當初膽量小,現在想想有農大老師幫著技術指導有啥可怕的。“這裡的老師對農民的態度好,電話都給我們了,隨時都可以請教。”

  同樣,劉在民等幾位男老師胡子拉碴,T恤衫還掛著泥巴,坐在樹蔭下抽煙和周圍的農戶沒有區別,可嘮起種菜他就成為焦點。“劉老師人好,找他請教種菜知識農民都放心。”很多農民這樣說,來年要種蔬菜就請劉老師當顧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了東北農大老師的主心骨,很多農民來年都有“單乾”的想法。

  在“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乾”的作用下,農戶們思想逐漸轉變,這個示范區開始發揮輻射效果。東北農大會將前期露地綠色蔬菜生產,在品種選擇、集約化育苗、露地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各個環節,形成的標准化技術流程,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無償提供給全省廣大農戶,為農民朋友開展露地綠色蔬菜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展望:“放心菜”帶動種植結構調整

  據了解,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哈市列入全國六大蔬菜生產優勢區域,並確定哈市為北菜南運和冬儲菜基地。哈市將在保障本地蔬菜供給的情況下,每年8—11月份生產的番茄、辣椒、黃瓜、豆角、大白菜、馬鈴薯等蔬菜品種,將主要供應北京、天津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夏秋淡季市場。這個時間差正好是南方省份蔬菜供應的淡季,對我省而言卻是蔬菜生產的黃金期、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北菜南運”既可以解決南方省份的蔬菜供應問題,又可以大幅度提昇我省菜農的收入。

  東北農業大學開展非棚室蔬菜基地試點建設已經告捷,一些蔬菜已經進入超市,但在哈市超市零利潤銷售只是權宜之計,因為想讓市民感受更綠色、更健康、更安全的蔬菜品質,讓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菜。

  潘凱說,從生產成本上來說,露地蔬菜按綠色標准規范操作其成本肯定比同類露地種植成本高,相對棚室同類標准蔬菜會有所降低。綠色蔬菜的高標准“放心菜”將來在市場要體現出優質優價。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翠霞正在和北京公司接洽,對方對我省蔬菜有機質含量高、污染少很感興趣。李翠霞說,今年示范區種植面積小,可以先進入北京試銷,因為很多銷售渠道還要接洽。“到北京全程冷鏈運輸,費用不低。”

  目前,東北農業大學已經申請注冊幾個蔬菜品牌。據了解,“五位一體”的運行模式推行,一些企業正在運作洽談,他們將承擔起露地蔬菜的經營,農大回歸到生產技術領域。

  東北農大已經開始著手明年基地各項工作的開展,北大荒鑫亞經貿有限公司將從現在的簡單配送轉入更為實質性的合作,以北京市場為戰略重點,依托“北大荒”優勢品牌,打通“北菜南運”銷售渠道,全力做好蔬菜營銷工作。另外,東北農大將利用哈爾濱列為全國六大蔬菜生產優勢區域及“北菜南運”和“冬儲菜”基地的優勢,與哈爾濱市在露地蔬菜生產領域,開展進一步的合作,全力打造更綠色、更健康、更安全的蔬菜品牌。

  省委書記吉炳軒視察基地曾說,東北農大建設這個1000多畝的露地蔬菜生產基地,就是季節性蔬菜產業的示范。通過蔬菜基地的示范帶動,加快我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帶動更多的農民大力發展果蔬業。如果搞好了,明年直接示范再種一萬畝,爭取在全省推廣到十萬畝。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