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有關部門出6大舉措『消滅』城市交通『堵亂黑』
2012-07-26 10:26:02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王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6日訊 25日,哈市人大常委會就我市城區道路交通組織情況進行視察,市政府有關部門就我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並提出解決辦法。

  2010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470多億元,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改造和建設,共新建改造城區道路501條,建設橋涵122座,建設高速公路75.7公裡。城市交通的承載功能、群眾出行條件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提昇,初步建成了現代城市發展的跨江交通、外延道路、中心城區路網、新興經濟區道路連接、立體交通、城鄉公路交通“六大交通體系”。今年三環路建設貫通後將形成完整的三環路交通體系,正在建設的地鐵1號線一、二期工程計劃於年底試通車,哈西公路客運綜合樞紐也將於今年建成交付使用。

  交通現狀“堵、亂、黑”成交通頑疾

  目前,哈市道路交通存在“堵、亂、黑”等不容忽視問題:

  ——“堵”表現在老城區和中心商業區的擁堵,重點學校周邊上下學時段的擁堵,部分主乾街路早晚高峰時段的擁堵。

  ——“亂”主要表現在行車亂、停車亂、行人亂。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校車運營秩序混亂和出租車、公交車等營運秩序混亂。

  ——“黑”主要指交通事故隱患。從交通事故發生的地域看,一、二級公路、城鄉接合部和市區部分快速路是交通事故頻發的高危點段。從時間看,夏季主要集中在0時至3時和17時至19時,冬季主要集中在23時至次日1時和16時至18時。從肇事群體看,主要集中在5年內駕齡的駕駛人、農村駕駛人,肇事車輛主要是長途客車、殘土車、農用車和摩托車。從誘發事故的違法行為看,主要是超速、超載、酒駕、逆行、疲勞駕駛五種交通違法行為突出。

  原因剖析8大因素導致交通擁堵

  據公安交通部門分析,造成目前哈市道路交通不盡如人意狀況主要有8大成因:

  ——機動車總量增長過快。我市機動車及駕駛人年增長達15%左右,加劇了“人、車、路”的供需矛盾。

  ——城市布局及路網結構不合理。道裡、道外、南崗等中心城區過度開發且功能過於集中,多數道路交通超飽和。受內河與鐵路分隔影響,路網格局總體上不連貫、不暢通。

  ——交通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從2010年起,我市每年交通設施建設維護投入增長到2500萬元,但只能滿足城市1/3的需求(不含阿城區和呼蘭區)。

  ——道路交通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按泊位與機動車保有量“1??1.2”配備比率計算,市區泊位缺口約為35萬個。部分路段沒有照明設施,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有的街道因排水管線落後,遇有較大規模降水就形成內澇,引發交通擁堵。

  ——市區非法佔道現象比較突出,導致區域道路交通的擁堵。

  ——管理手段相對滯後。受政策、體制、資金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市交通設施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特別是一些智能設施雖然安裝,但由於後續保障資金、配套服務不到位,實際管控的效果不明顯。

  ——市民的道路交通素養有待提高。行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隨意鑽跨護欄、與機動車爭道搶行;駕駛人闖紅燈、逆向行駛,無警或無監控區域肆意交通違法。

  ——交警警力和警務保障不足。2002年以來,哈市機動車及其駕駛人每年以15%和7%的比例遞增,車輛已達90多萬臺,但交通警察始終沒有增加。在新建城區沒有相應建立交警機構。

  具體舉措6項措施疏解道路交通“梗阻”

  我市今年將重點推進6項措施,加強城區道路交通組織工作。

  ——合理控制中心城區建設規模。今後我市在二環區域內原則上不再批准建設高層建築、大型商服中心,以減少老城區交通吸引源和發生源;分步驟、有計劃遷移大型物流集散企業、小商品批發市場;進一步完善哈市交通總體規劃。

  ——新建改造87條道路27座橋涵。在鄉鎮,加快推進大農村公路建設,年底爭取公路建設累計開工580公裡;在城區,重點做好三環路聯通工程、西部區域路網連接工程、主城區跨區跨線聯絡工程等5大路橋建設,確保新建和改造的87條道路、27座橋涵按計劃投入使用。

  ——填補公交線網空白。今年,我市將更新600輛清潔能源公交車。開工建設哈南、群力民生尚都綜合停車換乘樞紐和遠大都市明珠、群力公務員小區、征儀路花園小區等3處公交首末站。規劃哈西客運站區域公交線網,調整延伸周邊公交線路。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今年下半年,我市將在城鄉路、埃德蒙頓路等10條道路增設交通隔離護欄20818延米;擬新增10處交通信號燈,計劃對60處老舊的單點交通信號燈崗進行更新改造。

  計劃在30個點段增設高清視頻監控設施;計劃新增設置30處行人過街“安全島”,對已排查交通事故“黑點”新增爆閃燈80處;施劃停車泊位10000個。

  ——擴大現有停車泊位數量。繼續推廣單向交通組織,采取調整限行、規范停車等措施緩解中心城區擁堵;逐步推進商品批發及物流集散地道路停車場建設,充分利用次乾路、支路及單行道,擴大停車泊位數量。

  ——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