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7日訊 哈爾濱市民周先生的孩子在哈市一所省級示范幼兒園中班。秋天孩子就該自然昇入大班,周先生卻改了主意,讓孩子退園去上涉及小學課程培訓的機構。放棄當初托人情好不容易纔進入的公辦幼兒園,周先生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順利對接。據這所幼兒園李園長介紹,這些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來辦理退園的家長,退園幼兒比例達到了30%,園裡四個大班只好縮減為原來的三個班。李園長說:『近幾年家長因為考慮孩子提前接受小學教育而選擇學前班的現象很普遍。最嚴重的一年,四個大班縮減為兩個班。』據了解,不少公辦園都面臨著類似的大班生源流失問題。
1私立園化身『學前班』
『公辦園不進行「小學化」教育,是遵守教育管理部門的統一規定。幼兒園補習收費的確可以貼補園用,但大多數公辦園都不願冒著名譽受損的風險而去收獲這種經濟效益。但反過來講,沒有「小學化」教育使幼兒園生源嚴重流失,也讓我們很撓頭。』哈市另一所省級示范幼兒園大班生五個班共100餘人,『轉走』了20多人,該園園長向記者作了原因的分析,『不少家長都委婉地說搬家或是去外地,但經我們追問了解,孩子都去上學前班了。我們幾個公辦園的同事之間也曾探討過這其中的原因。大多數公辦園從未違規提前對幼兒教育「小學化」,我們只在畢業的前兩三個月的時候以游戲的形式向孩子們普及一些小學的知識以及到小學校參觀。當然不否認有一些公辦園可能存在違規行為,但這只是少數。』
據了解,哈爾濱市已經出臺相關規定,從今年起,哈市開始全面禁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即幼兒園不能辦學前班、特長班,也不能教小學語數外課程等內容。但這似乎只對公辦園有用,對於更多以補習為名的學前培訓機構來說還缺乏約束力。『教育部門應該一碗水端平,因為這不僅僅是影響生源的問題,而是關系到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只要有提前進行小學化教育的機構存在,孩子就得背負沈重的包袱。』一位幼兒園老師這樣說。
哈爾濱市教育局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幼兒園教育禁止『小學化』是總體要求,無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園,總的政策性要求是不允許、不提倡,但『小學化』似乎只是個泛指,究竟『小學化』到什麼程度並沒有具體的標准。公辦園涉及到考評優秀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會遵章辦事,民辦園為了生源和效益,就會或多或少進行『小學化』教育,這也正是不少公辦園『告狀』的原因。從招生上講,私立園本處於劣勢,但學前的『小學化』教育的規定不明確,便成為了私立園的優勢。
《教育部關於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規定,教育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和動態監管,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對各類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動態監管,定期對『小學化』現象進行專項檢查,對違反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整改。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一律不得參與評優、評先。設立家長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記者對哈爾濱部分私立園以及家長進行調查了解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在私立園確實存在,但大多數家長不僅不反對,反而十分歡迎。他們相同的心理就是,如果不提前補習,擔心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
2
『小學化』教育搶生源
細心人不難發現,許多公辦幼兒園、小學附近幾乎都會伴有數量不等文化補習機構。這些補習機構招生多以『多少天能識多少字、多長時間能完成100道百以內的加減法、學多長時間能達到幾年級的水平……』的廣告來吸引家長的眼球。
據一家省級示范園的園長介紹,『這些文化學校打出誇張誘人的廣告,讓很多家長被孩子眼前能學到的東西吸引,卻忽略了對孩子正常成長的身心影響,這些補習機構更影響和帶亂了幼兒教育環境,他們的存在讓我們這些進行正規學前教育的公辦園很無奈。不客氣地說,這種學前破壞了孩子正常的成長道路。社會上也早不乏有專家指出,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容易造成孩子以後產生厭學情緒,讓本應享受輕松快樂的童年提前背負沈重的壓力,這些因素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些文化學校的魚目混珠,究竟有沒有人管理?他們的行為是否違規?』
哈爾濱市教育局職業與成人教育處副處長李福生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要求,實施學前教育的民辦學校可以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教育部曾發過《教育部關於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一個說可以自主進行,一個說嚴禁『小學化』,教育部門沒有依據說明這些學前教育學校進行補習小學課程是違規行為,也沒有依據可以取消所有這樣的學前教育學校。李福生說:『公辦園大班生源流失的情況不是一天兩天,而是近幾年一直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與基礎教育部門進行過激烈地探討和爭論。』教育業內人士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雖然具有更強的法律效力,但『可以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自主並不是沒有邊界的自主,而是應該與其他的法規條文中約束的條款相吻合,或大方向相一致,即同樣是危害幼兒的『小學化』教育,無論是對幼兒園,還是其他一切機構都應該是不允許的。
3
違反禁令 家長自願
記者采訪多位幼兒家長了解到,家長們的顧慮大同小異,選擇讓孩子上學前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聽說有些小學老師上課時講的內容很少,特別是有的不教漢語拼音了,擔心孩子上小學以後跟不上。二是認為早學悟性好、記得牢固,以後學習輕松。三是家長盲目的跟從心理,別人孩子去學,自己孩子不去怕落下。
家長雖用心良苦,但他們的自願提前接受『小學化』行為卻讓其他人很無奈。采訪中幾位園長都告訴記者,許多家長都是自願選擇讓孩子提前接受『小學化』教育,認為孩子只有這樣纔能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實際不然,許多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都清楚表態,提前『小學化』違背教育規律和孩子成長規律,嚴重乾擾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奪取孩子們寶貴的幼兒時光,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且易造成孩子厭學情緒……很多園長都表示,他們不僅需要生源,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教育部門也表示,家長選擇學前教育學校是種自願自主的行為,這些文化補習機構的出現正是應了他們的需求而產生。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對策還是提高家長們的認識。家長的需求沒有了,補習機構的『小學化』部分也就自然而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