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日訊 用好招商之冬,抓住開工之春,做實建設之夏。綏化市以產業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開工投產見效為首務,大力發展以產業園區經濟、異地經濟、鄉鎮村經濟、都市圈經濟、城市型城市群經濟為代表的『五型經濟』。工業經濟主要經濟指標在去年強勁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85.3億元,增長34%,高於全省24.9個百分點,增幅全省第一,為工業經濟運行增速領跑全省繼續開足『馬力』。
全面招商分批開工,項目建設集聚動力。從去年11月起,綏化市開展了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和學習培訓之冬活動,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為今年的產業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今年1月16日和3月19日舉行的兩次產業項目招商簽約新聞發布會上,共簽約投資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627個。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404個,投資1087.5億元,其中4月中旬和6月下旬兩批集中開工,共開工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373個,總投資1029.7億元,億元以上項目145個,總投資956.8億元。兩批集中開工項目總數是去年全年的101%,總投資是去年全年的129%,實現了用半年時間超越去年全年的重大突破。
園區經濟提檔昇級,產業集群強勢發展。綏化市以縣(市)區為單位集中規劃和建設,每個縣(市)區建設一個項目集中區,將原有的17個開發區整合成11個,並在這些開發區中規劃出67個不同的功能園區,集中財力、人力和優勢資源進行開發建設,有力地推進了各類開發區和園區的建設。在現有的11個開發園區中,綏化經濟開發區、黑龍江肇東開發區、哈大齊工業走廊安達開發區和蘭西工業示范區為省級開發區。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綏化園區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市縣兩級不斷加大園區建設力度,優化項目發展空間,有效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構建了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牽動能力的產業集群。如在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上,形成了以肇東中糧酒精、伊利30萬噸液體奶、大莊園肉業、安達貝因美嬰兒配方奶粉、海倫南華糖業、綏棱蒿天馬鈴薯淀粉、市本級和明水青岡玉米系列加工、望奎北大荒肉業為代表的特大型加工集群,基本實現了主要農副產品的就地加工轉化與增值,延伸了產業鏈條。
優勢資源有效利用,主導產業延伸鏈條。食品、石化和循環經濟是綏化重點建設的三大主導產業。綏化是傳統農區,農產品資源豐富,綏化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使食品產業在全市經濟大局中的支橕作用越來越強。同時,綏化還立足於安達、肇東毗鄰大慶的優勢,積極發展大慶油田吃配項目,大力發展石化產業,進軍全國能源市場。綏化市還積極推進生物產業的發展,大力實施循環經濟。截至目前,綏化已有生物企業76家,生物技術產品包括生物發酵、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生物保健等近200個品種,產值近21億元。
合理分配成果共享,異地經濟勢頭強勁。針對市域內各縣(市)區之間區域條件差異大的實際,綏化市把綏化經濟開發區和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安達項目區、蘭西經濟開發區等發展優勢明顯的產業項目園區,確定為全市重點打造『異地經濟』的產業項目集中區,承接全市各縣(市)區的招商引資項目,各縣(市)區都闢建了專區承接各鄉(鎮)村的異地招商引資項目,在優勢明顯的肇東、安達,農墾總局、大興安嶺等綏化以外地區共同建設了域外異地經濟園區。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異地項目223個,總投資500多億元。綏化統籌全局,放大、集中和共享發展優勢,實現優勢地區強勢發展、劣勢地區借勢跨越發展,也為發展鄉(鎮)村經濟提供重要政策保障。全市通過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在全市范圍內實現招商引資企業、全民創業企業自由擇優,在適合地區建設發展項目,稅收分成,利益共享,實現市域經濟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