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260.4億元,增長9.1%
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98.8億元,同比增長14.8%
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992.1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1.9%
586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投入資金630多億元
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98.8億元,同比增長14.8%
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992.1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1.9%
100個投資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重點項目90個開復工
黑龍江日報8月4日訊 僅看今年上半年公布的這組工業經濟數據,或許,並不能讓人滿意。因為跟往年比較,今年的工業戰績並不算精彩。但對於熟知當今經濟環境的人來說,能交上這樣一份“穩中求進”,且蘊含縣域經濟異軍突起、大項目紛紛落地生根、非公經濟釋放活力、新興產業異軍突起等亮點的“期中答卷”已實屬不易。
逆境發展 穩中趨緩
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我國工業產品出口造成壓力陡增。前兩個月,由於國際市場對化工基礎原材料需求減少,導致化工產品價格普遍下降,外加上游原油價格上漲,我省石化行業產值、收入雙雙回落。我省總量第二大的食品工業,受進口奶粉和大豆價格衝擊,自2006年以來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
另一方面國內需求不足,市場萎縮,訂貨減少,成本增加。受國家暫停核電項目、限制火電項目等政策影響,哈汽、哈鍋等企業新增訂單減少,產值效益雙下降;國家實施新的基本藥物目錄招標辦法、新版GMP認證以及限抗令等,直接影響我省醫藥企業;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放松影響,建築鋼材價格平均每噸下降700元,全省冶金行業淨虧1.2億元。
2012年堪稱我省工業經濟的壓力之年、困難之年。如此背景下,工業經濟不得不放慢腳步,穩中趨緩。但令人欣慰的是,我省工業戰線早有准備,仍有亮點頻現。
積極應對 亮點頻現
“我們難以改變國際金融環境,但卻可以提前做好應對危機的准備。”省工信委主任孫珅告訴記者。雖然今年一季度我省工業面臨效益、增速雙下滑困境,但全省工業戰線早就做好了備戰——利用“准備之冬”儲備了一批大項目。在2月召開的全省縣域大項目簽約儀式上,簽約項目達到120個,總投資571.8億元。今年上半年,這些簽約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建設。省裡還舉辦了“黑龍江省與外埠企業項目合作交流會”、“臺灣企業龍江工業行”、“志在龍江”溫商投資交流會等活動,搭建了我省工業企業與外埠企業溝通交流對接的平臺,達成意向性項目投資近100億元。
大項目落地生根,加上我省相繼出臺幫助企業擴大生產、開拓市場、緩解資金緊張、減輕企業負擔等政策,遏制了一季度“雙下滑”的趨勢。自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只有6.9%,之後一路上行,1~3月、1~4月、1~5月和1~6月增速分別為8.4%、8.8%、8.9%和9.1%。
上半年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983.3億元,增長46%,拉動全省投資增長19個百分點。這一漂亮的數據為我省縣域經濟的崛起打下了良好基礎。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98.8億元,同比增長14.8%。以縣域經濟崛起的領頭羊綏化為例,今年新上項目373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不斷逆境前行的還有我省的非公經濟。自年初頒布《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後,我省又積極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半年,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2992.1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1.9%。
新興產業大放異彩。上半年,我省100個投資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9.3億元,環比增長93.6%。僅一季度全省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05.3億元,同比增長12.2%,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8個百分點。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增強了我省經濟增長的後勁,使得產業層次明顯提高。
抓住機遇 化危為機
“目前,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工業經濟完成全年增長13%的目標,任務異常艱巨。但從下半年看,我省工業經濟面臨四大機遇,一是多項政策疊加機遇,二是實體經濟發展機遇,三是企業轉型昇級機遇,四是全省上下合力推進產業發展機遇,這些都將對我省工業經濟發展形成巨大推力。下半年將出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十條措施》,穩定工業經濟增長。此外,繼續加強對現有企業,特別是156戶重點企業的運行調節,一企一策,分類指導。對尚未按計劃開工的重點項目提出解決措施,創造條件幫助重點推進的項目盡快投產,形成新的增長點。繼續實施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今年力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00~400戶。圍繞‘規劃引領、特色定位、突出產業、跨越推進’幫助縣市做大主導產業,發展特色園區,力爭在年底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工業經濟發展的滿意答卷。”省工信委主任孫珅的一席話令人對我省工業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