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興安四號』行動重拳打擊毀林開墾違法犯罪
2012-08-06 11:13:37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石浮 李永傑 李星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大興安嶺地區“興安四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行署資源局緊緊圍繞地委“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的戰略部署,以《森林法》為主要依據,以實現林區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為切入點,組織全區資源、公安等部門開展了毀林開墾專項整治行動,重拳出擊,嚴厲打擊毀林開墾蠶食林地違法犯罪行為。行動以來,先後在加格達奇、韓家園、十八站、塔河、新林和呼瑪、漠河縣等地查處非法開墾林地案件52起,收回林地431畝,有效震懾了破壞林地違法犯罪,顯示了我區加強林地保護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1998年以來,我區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佔林地的通知》,退耕還林9080公頃,查處毀林開墾案件收回林地402公頃。通過實施“天保”工程,林地面積大幅增加,全區林地面積由2005年的763.3萬公頃,增加到目前的780.6萬公頃,增加了17.3萬公頃。但是毀林開墾問題在我區卻一直屢禁不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業減免稅費和實行農業直補等惠農政策的實施,我區涉農林地轉讓價格一路飆昇,開墾林地的違法成本較低,受利益驅使,一些違法者鋌而走險,違法開墾林地。再加上農戶多處在林區腹地,管護半徑長,管理難度大,往往給毀林開墾違法犯罪造成可乘之機,致使毀林開墾案件呈逐年上昇趨勢。今年專打行動查處的毀林開墾案件較2010年增加了3倍,林地保護管理的壓力和難度不斷加大。

  我區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國防戰略前沿和木材儲備基地,每年僅納碳、貯碳、制氧等方面創造的生態效益就高達1163億元。嚴格保護和管理好林地資源,對於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確保實現“雙增”目標,鞏固生態恢復成果,意義重大。按照《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要求,到2020年我區林地保有量從現在的780.6萬公頃增加到797.2萬公頃以上。

  為貫徹落實2012年第二次地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這個局堅持從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林地保護管理工作,將從嚴懲治毀林開墾和亂佔林地行為,嚴格限制將林地轉化為農地或改變林地用途,對查出的開墾種植或破壞的林地因地制宜制定還林措施,確保林地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為實施生態戰略打牢林地資源基礎。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