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同江市又有10萬尾鱘鰉魚放流黑龍江
2012-08-13 11:19:18 來源:佳木斯日報  作者: 陳宏 王立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8月13日訊 7月25日上午,滿載著魚苗的輪船緩緩駛向黑龍江並開始進行人工放流,10萬尾鮮活的鱘鰉魚從袋中被倒入了平緩的江水中,從三江口游入黑龍江,開始了新的生命旅程。據了解,此次放流的鱘鰉魚苗全部是黑龍江省特產魚類研究所街津口鱘鰉魚繁育基地繁育的,經過40天的養殖,魚苗個體已經達到了8厘米左右,具備了大規模苗種放流的條件。

  同江市地處松黑兩江交匯處,“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棒打?子,瓢舀魚,山雞飛進飯鍋裡”曾是對同江豐富漁業資源的形象描述。但由於黑龍江內的冷水魚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之過度捕撈,如今,一些珍稀魚種在部分流域、江段已經絕跡。目前,黑龍江魚類瀕危22種,列入國家Ⅱ類保護動物的有3種,列入國家瀕危物種的有9種。保護好黑龍江水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僅有利於中俄深化在漁業領域的合作,而且對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樹立我國責任政府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同江市加大了漁業資源的保護力度,通過建立保護區、放流魚苗、強制休漁、降低捕撈量等措施,為魚類提供安全的生息繁衍場所。同時加強了江水捕撈的限制力度,變捕為養,大力發展了水產養殖、特色漁業,2011年,僅網箱養殖就達到了600箱,產量近15萬公斤,加速了漁民的轉產致富,緩解了黑龍江水域珍稀魚類繼續減少的趨勢。同時,積極致力於研究人工繁育魚種放流,於2003年,成立了街津口鱘鰉魚放流站,並和省特產魚類研究所合作,自繁自育鱘鰉魚苗,培育鱘鰉魚種,在黑龍江同江段放流了野鯉、花鰱、白鰱、草魚等品種的魚苗。

  據同江市有關部門介紹,十二五期間,同江市將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資源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綠色高效漁業,努力發展名特優魚養殖,盡快形成獨具特色的同江品牌,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