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14日訊 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近日,不少學生都在忙著置辦開學用品。13日,記者采訪時,哈市教化電子大世界的多位商家表示,“開學在即,大多是孩子拉著家長來買數碼產品。”除了書、本、筆,數碼產品和名牌跑鞋、服裝等也列進了不少學生的采購清單。這不,要跨入高中校門的小黃置辦開學用品就花了將近一萬元。
配置一:智能手機
“不買怕孩子惦記耽誤學習,買了又擔心他老玩。”
家住道外區南極國際小區的小黃平時學習就不錯,今年更是不負眾望考入了哈三中南崗校區,全家人都為他高興。新學期臨近,小黃幾天前就開始置辦開學用品了。
“我之前一個國產手機用了兩年多了,中考之前我爸就說,我要是考上三中要給我換一個智能的,看!這是前天我爸領我去買的新手機。”說著,小黃得意地向記者晃了晃他的新款HTC手機。“我不給他買吧,怕他成天惦記不好好學習;買了之後,我現在又擔心他開學之後每天玩手機更耽誤學習。”小黃的爸爸黃先生有些無奈地說。
配置二:筆記本電腦
“第一‘志願’是平板電腦,這是我們各讓一步的結果。”
除了智能手機,小黃為新學期置辦的還有筆記本電腦。黃先生說:“孩子一開始說要買平板電腦,那東西主要不是玩游戲的嗎?我堅決不同意買。孩子還為此跟我鬧了幾天脾氣,說‘同學都有自己的電腦,平時學習查個資料什麼的都方便。’後來我們每人妥協一步,決定買個筆記本電腦,我想等三年後他上大學了還能拿著走。”於是一部三千多元的聯想筆記本電腦又成了小黃枕邊的“新寵”。
配置三:三套名牌秋裝
“都是新品,不打折,花了將近兩千元。”
小黃今年雖然還不到16歲,但身高1米78的他平時喜歡打籃球,所以球鞋必不可少。“這雙鞋有氣墊,還有減震功能,我和媽媽跑了好幾個店纔調來我穿的碼;這雙鞋是限量版的,哈爾濱一共就五六雙,我很幸運買到了一雙。”拿著自己剛買的兩雙籃球鞋,小黃高興不已。
小黃的媽媽趙女士說,因為家裡條件還不錯,所以他們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現在買的開學穿的衣服都是秋裝新品,不打折,三套衣服下來就花了將近兩千元錢,但想到孩子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給人的第一印象不能太寒酸,買幾套好衣服也值!”
趙女士告訴記者,僅僅是為孩子高中開學置辦用品,他們已經花進去將近一萬元了。“盡管我們也覺得花費有些多,但想著滿足了孩子的願望,他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就行了。”
社會學者:家長別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董鴻揚說,學生開學家長為其置備些必要的學習用品是應該的,但是不應該處處順著孩子的意願。為孩子置辦價格昂貴的手機和名牌服裝等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反倒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董鴻揚還指出,不少孩子要求家長為自己購買價格高昂的產品都有一種攀比的心理,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而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這種攀比心理,很容易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虛榮,養成炫耀式消費的習慣,喪失上進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發展都十分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