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黑瞎子島又稱撫遠三角洲,地處祖國版圖的最東端,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2008年,中俄兩國成功進行黑瞎子島領土交接,171平方公裡的疆域闊別79年重新匯入華夏沃土。回歸以來,黑瞎子島一直處於邊防部隊的軍事管理之中,島上除駐軍外,沒有居民。
七月,記者踏上這片被譽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感受守島官兵的軍營生活。
登島接防安營紮寨
低旋的飛鳥,星羅棋布的河流,一眼望不到邊的濕地……初登黑瞎子島,恍若置身於世外桃源。
一路顛簸,軍用勇士吉普車停在了一幢嶄新的三層小樓前,這裡是邊防某團三營十連的駐地。走進寬敞明亮的營房,會議室、活動室、浴室等一應俱全,連長劉淇告訴記者,營房建成於2011年8月,建設標准全軍一流。
然而,首批官兵進駐黑瞎子島時並非這般景象。
2008年10月14日,邊防某團三營正式登島執行防務任務,代表祖國行使主權的榮光背後,卻是沒水沒電、沒營房、沒取暖設施的艱苦局面。
76分隊一班長李成光是首批登島戰士。他告訴記者,登島之前,『荒原、邊陲、寒冷』是他想象中的黑瞎子島,可剛一踏上這片久違的國土,現實環境還要殘酷得多。島上到處是一人多高的野草,地上坑坑窪窪,蚊子小咬鋪天蓋地,眼前的黑瞎子島就像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李成光清楚地記得,在島上吃的第一頓飯是從陸地上帶來的饅頭就著白水,睡的第一宿覺是20多名戰士擠在一個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露營帳篷裡。
由於是首批進駐的部隊,李成光和戰友們成了黑瞎子島上的拓荒人。『原生態』的黑瞎子島上沒有路,車輛不能通行,大型機械設備無法上島。大家只能手抬肩扛繩子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把成噸的建築材料和工程設備靠人力往島上運。無論是乾部還是戰士,每天都工作18個小時以上。為了搶時間,趕進度,李成光和戰友們歇人不歇工,采取輪流休息的方式。實在困得不行了,纔瞇一會。嚴重睡眠不足的他,在一次挖土坑時,竟手扶鐵鍬站著睡著了。
幾天下來,李成光和戰友們的衣服被荊棘劃開了一道道口子,肩膀被繩子勒得又紅又腫,每個人都磨爛了十幾副手套,穿漏了幾雙鞋。那時,大家只有一個信念:要以最快的速度在島上建起自己的營房。經過連續奮戰,在陸地上需要三個月工期的工程,官兵們只用26天就完成了。看著荒蕪低窪的沼澤地上,兩排『高腳』板房拔地而起,躺在親手建設的營房裡,很多戰士激動得睡不著覺。
護島戍邊嚴守國門
如果說登島接防讓官兵們感受到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那麼,漫長的守邊歲月則需要這種情感從『非常』向『日常』延伸。
搬進新營房還不到一周,就到了老兵退伍的季節。
在島上風餐露宿一個多月,還沒來得及享受寬敞溫暖的營房,老兵們卻要踏上返鄉的列車。臨別之際,許多老兵裝了滿滿一瓶島上的黑土,帶回家鄉。他們說,以後想這裡時,就看看這捧黑土,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曾是黑瞎子島的一個兵。
看著老兵離去的背影,官兵們收起感傷,大家憋足了一股勁,暗下決心,一定要練就鋼筋鐵骨,履行好守島、護島的神聖使命,守護好祖國的東大門。
如今,乘坐電梯登上八層樓高的觀察哨,整個黑瞎子島盡收眼底。正在執勤的戰士徐龍祥告訴記者,黑瞎子島是一島兩國、一島兩軍,哨所對著哨所、士兵對著士兵,在黑瞎子島上站崗執勤,時時代表中國軍隊形象,事事關聯國家尊嚴,絲毫不能疏忽。
除站崗執勤外,官兵們每天都要執行邊防巡邏任務。黑瞎子島周邊水域盛產多種名貴魚種,經常會有不法漁民受利益驅使在島附近盜捕漁業資源,面對不法漁民的金錢誘惑,官兵們從未動搖。2009年,整整一個夏季,黑瞎子島被江水淹沒,讓不法漁民意想不到的是,官兵們涉水執勤雷打不動。一個月的時間,連隊查扣非法作業船只30艘,教育勸返漁民300餘人。
『我守衛在祖國東極,一天的曙光最先照耀這裡。我代表偉大的祖國,在這裡昇起五星紅旗。』這是軍區著名詩人胡世宗踏上黑瞎子島,滿懷激情創作的一首詩。官兵們為它譜上曲,在天天傳唱中刻入腦海,融入血脈。
愛島如家保護生態
在一代代守島官兵心中,有著這樣一種情愫:黑瞎子島雖小,卻飽含了中華民族79年的屈辱與辛酸;黑瞎子島很大,因為它承載著13億人民的重托。如今,一茬茬守島官兵以島為家,用青春守護著這塊共和國最年輕的國土,他們已經成為一張閃亮在東極邊防的中國名片。
2008年登島時,武東陽還是個剛入伍的新兵。經過近四年的錘煉,如今已經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士官班長。他自豪地對記者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成為邊防軍人的機會,也不是每名邊防軍人都能守衛黑瞎子島。能夠站在祖國東極,把第一縷陽光迎進祖國是我最大的榮耀。』駐島近4年,武東陽與黑瞎子島有著割捨不斷的感情。每年休假回家,他最惦念的就是這片土地。去年,假期還沒結束,他就早早地回到連隊報到。『在家時,經常會夢到自己在島上站崗執勤,只有回到這裡,心裡纔踏實。』戰士們告訴記者,在黑瞎子島呆久了,島上的一草一木,甚至肆虐的蚊蟲和偶爾出沒的野獸都已成為他們的朋友。
行走在黑瞎子島上,一塊塊提示牌會時不時地躍入視野,主題多為安全防火、保護動物、愛護環境,這些是對登島游客的溫馨提示。隨著黑瞎子島的不斷開發,登島游客日漸增多,夏季更是旅游旺季,平均每天會有十多個旅行團上島觀光游覽。島上的人多了,難免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官兵們告訴記者,他們專門配備講解員為游客進行邊防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執勤中,遇到游客丟棄的空飲料瓶、塑料袋、用過的方便面盒等,會撿回來集中處理。他們說,作為駐島部隊,不但要保護島嶼安全還要保護島上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