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訥河市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長用輝煌業績演繹絢麗人生
2012-08-19 10:07: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9日訊 題:輝煌的業績演繹絢麗的人生——記訥河市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長杜耀春

  記者 楊林川

  他從事工業工作近30年,把畢生精力都傾注在了振興訥河工業事業發展上,是訥河有口皆碑的模范局長;他擁有的不僅是魄力和膽識,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謀略,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決策能力,他總是先機在握,棋高一著,故能步步在前,成為行業發展的一面鮮紅旗幟。他就是訥河市工業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長杜耀春同志。

  他是“工業通”,無論在訥河,還是在外地,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只要提到訥河工業的發展狀況,大到市裡的經濟收入,小到企業的運營情況,杜耀春都能如數家珍,一一道來。他對業務的嫻熟程度,對工業經濟發展的高端站位與清晰思路,無人能比。

  今年一季度,訥河市工業全線飄紅。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3407萬元,同比增長94.3%,其中利潤總額2281萬元,同比增長83.2%,實現稅金1126萬元,同比增長121.7%。

  情系發展,勇於創新,俯首甘為孺子牛

  也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懮患意識,也許是與喜歡讀書有關,潛意識裡,他始終關注著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命運,關注著自己所賴以生存的這座城市的發展建設。

  工業經濟發展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象征。作為工信局長,他敢於創新、勇於創業、善於創優,不斷用自己高超的決策能力和政策水平規劃指導實踐訥河工業經濟發展。

  他提出並確立了明確的訥河市工業和科技發展思路和他新舉措。他經常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進一步保增長、促發展奠定基礎。訥河市非公經濟已初步形成了以甜菜、馬鈴薯、大豆、畜禽、乳品、稻米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和以飼料、制酒、建材為主的新興產業等十個特色產業鏈。全市有8戶企業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7家企業的12個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1家藥品企業通過國家GMP認證,北糖公司的“紅光牌”白糖榮獲國家馳名商標,港進公司、雪花集團等5家企業產品榮獲省著名商標。一批民營企業的產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走向國外。“港進”牌粉絲、北方食品有限公司的“牛羊肉、豬肉”等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吉爾吉斯坦等國家和地區。

  他在工作中不僅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更勇於探索,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年來,他通過協調相關部門,使完達山豆奶訥河分公司的豆奶加工項目按時投產。在奶源緊張的情況下,幫助美廬乳業聯系奶源。與金融部門一道深入企業調研考察,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每年都召開銀企對接會2次,有一批中小企業和項目獲得了金融部門的支持。北方恆陽食品公司肉制品加工項目被列入2011年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計劃。天豐面粉公司10萬噸小麥加工項目、斯達特獸藥公司碘醚柳胺甜乳液項目、普邦明膠6000噸明膠改造等10個工業項目列入全省新型工業化項目庫,總投資額為10億餘元。項目達產達效後新增銷售收入12.7億元,新增利潤近5億元,新增稅金近2億元。目前,天豐面粉公司10萬噸小麥加工、斯達特獸藥公司碘醚柳胺甜乳液等4個項目已經竣工投產,黑龍江艾百力啤酒公司20萬噸啤酒生產項目一期工程、普邦明膠6000噸明膠擴產、三盛酒業公司12000噸白酒擴建等6個項目已經啟動。

  他有著敢想敢作敢為的精神,他通過認真組織,精心謀劃,采取措施,克服了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訥河工業經濟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


 

  抓好黨建,促進發展,創優能力堪稱典范

  他作為局長、黨委委員,一直努力配合黨委書記把黨建成果轉化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在他的工作思路中,做到了“三抓”:一是抓基層,充分發動群眾,以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把任務落到實處,促進經濟發展。近年來,訥河市共實施科技計劃項目50餘項,被評為省、部級科技成果5項、齊市級21項,發表優秀論文50餘篇。民營科技企業已發展到40餘家。各類專業研究會(協會)已發展到111個,取得專利授權106件,其中發明專利16件,獲得專利數是“十五”期間的3.5倍;二是抓載體,精心設計活動方式,多開展群眾歡迎、群眾便於參與黨政活動。在開展以“三創”為中心的“科普之冬”活動中,我市已連續獲得黑龍江省“科普之冬”活動先進集體、齊齊哈爾市“科普之冬”活動先進集體;三是抓陣地,充分利用黨員學習日和活動日,和黨委書記一起研究開展各種培訓,講解黨建和經濟建設有機結合,以黨建促經濟發展,有效地提高乾部群眾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三年來,共培訓各類黨員科技人員300餘人次;以“爭先創優”活動為契機,樹典型、建示范。在他的帶領下,全局黨員乾部之間都形成了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局面,各項工作也贏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