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訊 (記者 楊林川)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五大連池市切實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管理,大力推行鏈式化、規范化、網絡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有效提昇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社會管理水平,增強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整體服務功能。
強骨格,完善社區“鏈式化”工作流程
學習借鑒蘭州市民情受理、限期辦理、公示反饋、跟蹤監督四道程序依次運作、協調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民情流水線”工作方式,完善了“街道工委—社區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責任區—黨員中心示范戶”工作鏈條。繼續推行社區“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加強社區服務中心和站點建設,抓好以黨團員為主體的社區志願者隊伍建設,不斷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拓展社區服務面。
目前,全市6個社區全部建立了服務大廳,組建樓宇黨小組21個,建立黨員責任區55個,確定黨員中心示范戶125個,設置管理網格133個,80%的格長為黨員,明確分工,形成了有效工作鏈條。
強體質,提高社區“規范化”管理水平
積極健全完善社區黨建協調議事機構和配套制度,強化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大力推進街道社區“三有一化”建設。截至目前,市青山街道辦下轄6個社區黨組織健全完善,黨支部書記均兼任居委會主任,其中考錄街道公務員1人,按期完成黨組織換屆工作,在大中專畢業生中新選聘副主任6人,社區工作者隊伍近80人,報酬待遇在黑河地區處於平均水平,專題教育培訓年平均3次以上,達到了“有人管事”工作要求。
社區工作經費均列入財政預算,年均列支1萬元,黨費支持投入年均2千元,社會贊助年均3千元,確保了“有錢辦事”。通過財政資金投入、政府協調無償使用或置換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41.5萬元, 6個社區均擁有了固定產權的辦公活動場所,其中2個達到200平方米以上,配備和更新了電腦、打印機、檔案櫃等必要的辦公服務設備,“有場所議事”要求均已達到。
強功能,增昇社區“區域化”服務質量
各社區均與駐區單位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並良好執行,住區在職黨員向社區報到1700人,分別認領了雙重管理工作崗位,建立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6支646人,社區每年兩次向組織部門反饋住區在職黨員工作表現。在發揮服務功能作用方面,結合全市開展的“心連心、促和諧”千名乾部下基層活動,社區黨支部分別與城郊村黨支部結對,社區黨員與社區群眾和村民結對,形成區域化聯建模式,為群眾提供多層次、寬領域的物質、文化、生活服務。已組織捐款捐物捐贈及社會救助活動21次,黨員乾部捐款共計人民幣4萬餘元,扶貧濟困暖了民心。為群眾辦理優惠證243個、求職登記證267個,對42名青年進行了無償電腦培訓,服務到位貼近了民心。
大力實施“民情流水線工程”,開通了7部“民情電話”,在小區懸掛了22個“民情信箱”,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低保、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48個,轉變作風順了民心。組織秧歌匯演,棋牌比賽,開展老少同樂趣味運動會、鄰裡百家宴、廣場演出等,文娛活動樂了民心。大力推進“平安街道”建設,開展維穩宣傳活動和舉辦“為民送法”法制講座14場次,參與黨員、群眾5600餘人次;開展黨員乾部下訪活動,走訪群眾1000餘人,為群眾化解各類矛盾問題107件次,維護穩定安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