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22日訊 涉案金額上億、受害人6000餘名,在哈市轟動一時的滅火劑集資詐騙案,日前,最後一名關鍵人物田新民被檢察機關提請公訴。2003年,由張慶輝和田氏姐弟組成的團伙,帶領著他們的團隊,曾在一年多的時間,以高息做誘餌,上演著暴富騙局,騙局背後,是一個個被害人傾家蕩產、負債累累難以撫平的傷痛。
動了邪念 拿到滅火劑發明專利 找來“集資高手”入伙
2000年,56歲的張慶輝幫朋友李華聯系消防滅火劑項目的實驗場地,解決設備。經兩年多的研究,李華的“消防滅火劑”獲得成功,張慶輝幫忙申報了產品專利。李華為了感謝張慶輝的幫助,提出無償將這個專利提供給張慶輝,讓他開發、推廣這個專利項目。
可是,如何能夠籌到這麼一大筆資金呢?2002年,正是集資如火如荼開展的時期,有朋友推薦,可以用高息向公眾借款的“時髦”方式,迅速籌到這筆錢,項目上馬了,產品推廣開來,錢很快就能還上。有了想法,還缺“能人”,這個朋友又推薦了兩位有豐富集資經驗的一對姐弟,田新華和田新民。他們提出了要全部集資款24%作為工資,張慶輝同意了,三人一拍即合。
羊群效應 6309人次掉入陷阱 一年“集資”上億元
田新華根據豐富的經驗,提出給投資者3%-7%的利息,並且10天一付利息。張慶輝注冊了一家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並任公司董事長,田氏姐弟在公司設立市場部,招募了8名市場部經理。2003年6月份,公司正式掛牌營業。
10多個員工,讓6309人次掉入陷阱,讓人看起來不可思議,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羊群效應和造神謀略。“羊群效應”是指“投資者”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從眾行為。“在當時,誰都不會想到風險的問題,當時的氛圍只會讓你不斷投錢進去。”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被害人說。
田氏姐弟有集資基礎,給參與過集資的人們,打去電話,告知他們有個有實力的大老板,高息借款。在他們的鼓吹下,張慶輝成了神。這對姐弟在社會上大肆散布他們公司搞集資、利息高、產品發展可靠等信息,同時,以姜麗為首的市場部經理,也發揮巧舌如簧的優勢,成了吸金騙局中的重要人物。
後悔不已 32萬元被騙光 被推薦入資的朋友不再來往
家住哈市道外區的張琪年過半百,她在所有被害人中,被騙數額最大。2003年11月,她第一次投入了4萬元,10天之後她便拿到了利息。此後,她每個月都去投錢,到2004年4月,張琪共投資了110萬元,而當她傾其所有之後,就再也沒拿到過利息。
62歲的許芬平時買菜,總是逛遍了早市,選價格最低的,過著省吃儉用日子的她,到老了,所攢的32萬元都被騙了去。她說:“姜麗能說會道,不放款給她們,會覺得不好意思。”她還幫助姜麗找了幾個朋友加入,現在,由於大家掉入了陷阱,互相都不來往了。
瘋狂的騙局換來“死緩”
2004年5月,資金鏈斷裂。人們紛紛到公安機關報案。哈市香坊警方調查核實後,於2006年4月將張慶輝抓獲。隨即,田新華落網,田新民潛逃。
2007年12月,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張慶輝、田新華二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2006年,哈市香坊警方對田新民采取了上網追逃。今年2月20日田新民被抓獲,並於當日刑事拘留。後經工作,於5月30日,將市場部經理姜麗抓獲,她在這起案件中,得贓款高達近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