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 8月24日市區調整供熱價格聽證會舉行之後,引起許多市民關注。為什麼要調整供熱價格?調整有何依據?就此,記者采訪了市物價監督管理局,該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煤炭價格高位運行,供熱企業成本大幅提高是調價的主要原因。
據介紹,2011年,4700-5000大卡的燃煤平均價格比2006年每噸上漲了218元。雖然自今年5月份以來煤價有所回落,但與2006年調價時的平均煤價相比,漲幅仍在55%左右。受此影響,牡丹江市供熱企業出現虧損。從近三年的成本監審結果看,“牡熱電”、“二發電”2戶熱電聯產企業3年間累計虧損2.44億元。4年來市財政累計對供熱企業補貼了6100萬元。不過,因市區供熱主乾網超期服役,企業維修管護、更新改造資金不足,冬季儲煤得不到保證,今冬供熱形勢不容樂觀。
自2009年開始,市物價部門連續4年對市區部分供熱企業開展成本監審。為確保公平,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專門到哈爾濱聘請了黑龍江萬隆華健會計師事務所,與市物價監督管理局成本調查隊聯合對牡丹江市2011年度供熱成本進行了監審。
監審時,市物價部門選取市區3種類型的7家供熱企業,供熱面積合計2230萬平方米,佔市區總供熱面積的83.99%。監審結果顯示,2011年,7家供熱企業虧損總額為8918萬元。監審過程中,市物價部門還對供熱企業發生的大額管理費用進行嚴格核實,合計調減了工資及福利費超支、熱能補償收入等59項次內容,累計調減不屬於定價成本支出10802萬元。最終得出2011年度市區供熱成本監審結論--熱電聯產供熱成本(含稅)每平方米為45.75元;區域鍋爐供熱成本(含稅)每平方米為39.66元;分散鍋爐供熱成本(含稅)每平方米為38.38元。
另悉,此次牡丹江市擬調熱價平均調幅為8.79%,低於省內已調11城市平均調幅15.74%,調後價格在全省13個城市中列第7位,低於大慶、綏化、齊齊哈爾、佳木斯、哈爾濱、七臺河6個城市的供熱價格。市物價部門根據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測算,按這次熱價上調每平方米3元計算,平均每戶每年多支出136.8元,佔戶均可支配收入的0.39%,佔戶均消費支出的0.47%,拉動CPI上漲0.0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