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地鐵車輛設計過程揭秘——修改可以『推倒重來』
2012-09-03 10:22:0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希陽 李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3日訊 日前,哈爾濱首列地鐵列車下線。長春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姚洪偉如此評價哈爾濱地鐵:長期以來,中國地鐵車輛一直注重功能使用而忽略外觀設計和車內人本化需求,而哈爾濱地鐵率先二者有機統一起來,堪稱世界地鐵車輛精品。

  幾經修改的地鐵“外衣”

  冰藍色的車身、富有動感的雪花,哈爾濱地鐵車“外衣”,彰顯著城市最獨特的文化。“地鐵作為城市的標志之一,就要有城市文化的烙印。哈爾濱地鐵,表現的正是冰城獨具的冰雪文化。”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柏成說。不過,讓地鐵體現地域性,給從未來過哈爾濱的德國設計師出了一個難題。

  第一版美工方案,雖讓人眼前一亮,但仍未突出哈爾濱的特色,於是,德國設計師們不得不親赴哈爾濱尋找靈感。恰逢隆冬時節,哈市的冰雪特質吸引了設計者,靈感由此而生。冰藍色主色調源於冰雕,配以雪花圖案,哈爾濱的冰雪文化,躍然車廂之上。

  車頭設計借鑒iphone理念

  車輛制造,有現成的模型可以模仿,但普通的“水滴形”列車沈悶且傳統,哈爾濱地鐵拒絕平庸,於是,從車頭開始進行突破,全新的風格新穎但不誇張,體現出哈市的大氣、洋氣與包容。

  哈爾濱地鐵車頭平面式,顛覆了以往的斜坡式。由全景式玻璃打造的前窗周圍,采用的是曲線輪廓,與中國傳統繪畫追求“無形的神韻”異曲同工。車頭正面采用直線將各功能區劃分開來,與歐洲文化追求的科學嚴謹性相吻合,並充分考慮到如iphone等苹果公司產品的設計理念,采用平面及分模塊的設計。

  為了體現哈爾濱的洋氣,對於車內顏色運用,頗為考究。貫通道是暗紅色、拉手是棗紅色、坐椅是大紅,通過不同層次突出中國紅的特點。為了精選顏色,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通過在鋁合金噴漆出來的各種色彩中,利用一個多月時間,挑選出適合的顏色。

  每顆螺絲花紋都整齊一致

  哈爾濱地鐵人對於地鐵車輛制造可謂苛刻的細致要求,使得哈爾濱地鐵制作非常精致,“幾乎所有到中國北車長客參觀的各地地鐵集團負責人,必看哈爾濱地鐵。”生產商相關負責人說。

  精品之精,體現在各個細節之中,哪怕是一個螺絲都不放過。“車門軌道處、中頂板處的裸露螺絲,擰緊後的‘十字花’花紋都要求擺正,一顆顆校對。”馬柏成說。就連電視機的邊框,也是經過幾次挑選。起初的邊框為金屬質感,看上去並不高檔,經過比選,確定為具有磨砂質感的材料,費用沒高多少,但檔次上來了。此外,車內拉手與扶手間的布條顏色等,都經過斟酌。

  讓哈埠市民坐舒服的地鐵

  摸哪兒哪兒舒服、看哪兒哪兒順眼,看似簡單,卻成了哈爾濱地鐵車輛最高的目標。

  為了給乘客提供乘坐舒適性,哈爾濱地鐵所有坐椅高矮全部按哈埠市民的體型特點,以人體工程學進行設計,“坐椅的高度為450毫米即0.45米,可以保證絕大多數乘客感覺舒服。”馬柏成說,“同樣,車內的扶手、拉環等,設計高低也經過計算,高度適中,其中,拉手距離地面的高度為1620毫米,約1.6米。”

  而拉手的材料,同樣經過精挑細選,為拉絲不鏽鋼,不但有光澤度,而且舒適感強。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