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12日訊 【教師心語】為什麼我的眼睛常被溫情溢滿,因為特別的你總需要我特別的疼愛;為什麼我的心底常被淚水打濕,因為特別的你總能給我特別的感動!今生伴你走過花季,你笨拙的手勢畫出了我的無悔人生!
在五常市山河鎮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裡,有一群默默無聞的教師,他們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是學生的“父母”;既要傳授知識,又要播撒愛心。從學校成立的第一天起,愛便在這裡生根、發芽,綿延不絕。
張春艷是這所學校一位極為普通的教師,她像愛的使者,溫暖著殘障學生幼小的心靈。從事特殊教育13年來,張春艷把青春年華無私奉獻給特殊教育,用博愛之心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這些身體殘疾、智力存在缺陷的孩子們。
作為特教老師,張春艷的工作簡單而重復,瑣碎又細致。她照顧殘疾孩子既有父愛的豁達,也有母愛的深厚;既有友愛的溫情,更有師愛的叡智。面對這些盲、聾、啞、傻不同殘疾程度的孩子們,她不嫌棄、不拋棄,更不放棄,像一位負責的母親,竭盡全力教育他們。
她是一位有愛心的人,她愛自己的崗位,更愛自己的學生;她是一個樂於奉獻的人,在特殊教育崗位上十幾年如一日,奉獻著青春和智慧。她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簡單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普通的工作做得令人感動,在這個特殊崗位上,張春艷深知,“教育一個智力低下的兒童要比教育正常兒童多付出百倍的細心、愛心和耐心。”於是,她把特別的愛給了這些特殊的孩子們。
13年寒來暑往的努力工作,13年呵護弱苗的苦辣辛酸,張春艷用特別的愛把殘障兒童領進了生活的大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無悔、無私的教師精神,與她的殘疾孩子們堅守著特教這塊貧瘠卻充滿生機、陽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