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13日訊 牙病始終困擾市民劉先生,近半個月為了鑲牙,劉先生逛了大半個鶴城,結果是越逛越糊涂,商家都說自己技術好,價格低,但對比起來,不僅義齒的材料五花八門,就連價格也天上地下,30元到4000元,鑲牙差價100多倍。最後劉先生在一家中檔私人牙科鑲了6顆牙,花了1000元錢,戴了一個多月,感覺還是生硬、不貼合,沒辦法也只能慢慢適應。
私營診所數量多
記者隨機走訪相關衛生部門發現,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百姓看牙病的需求已從單純的口腔醫療需要,提昇到諸如口腔保健、口腔美容、口腔健康服務等需要上來。由於越來越多的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願意對自己的牙齒健康與美觀投資,我市的口腔醫療行業進入競爭主體多元化、快速發展時期。私營、聯營方式的口腔診所大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公有制口腔醫療機構的不足,緩解老百姓“看牙難”。醫療門診因就診環節簡單,價格較低,大醫院因口腔科設備先進,高資歷醫生多,都得到認同,無論是大醫院或普通醫療門診等都能在口腔醫療行業中分到屬於自己的一杯?。
價格差得太懸殊
越是新興行業,需求量大的行業,潛在的行規越多。做了多年牙醫的王先生稱,盡管這幾年口腔醫療行業火起來,但相對需求,我市整體口腔醫療資源仍存在巨大不足,口腔醫生與總人口的比例明顯不協調。隨機采訪中,門庭若市的私人診所,好的口腔醫生每天都是滿負荷工作,醫生沒有時間充電,制約自身能力的同時,更不利於口腔醫療行業的發展。消毒環節存在隱患也成弊病之一,牙科服務是一種高技術個性化服務,但因口腔治療器械消毒不徹底,引起交叉感染,以及護理牙齒等所引發的感染都時有發生。除了在器械消毒方面的不足外,診室空氣的消毒方面也存在著隱患。有的牙科治療室不打開紫外線燈,有的牙科診所隔斷高度不夠等。
最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的是,不同的醫院、口腔門診,一樣常見的治療方式,卻因醫院規模以及所用材料的不同,價格差得挺懸,鑲牙每牙價格有30元的,有4000元的,差了百餘倍。補牙,貼面,每牙價格均在15元到100元,洗牙全口價格從30元到80元。烤瓷牙價格每顆在100元的也有,1000元的也有;正畸治療,一療程有1000元的,也有5000元的,普通百姓只能霧裡看花。
看牙要貨比三家
市消協、業內人士建議,隨著口腔行業競爭程度加劇,有條件的口腔門診都盡可能地增加設備投入,簡陋牙科裝備已經被數字化技術設備取代,先進的設備使清洗、消毒環節更容易,患者看牙病的痛苦程度也有所降低。今後,伴隨我市逐漸健全的口腔醫療行業單位的准入機制,不具備實力的小診所將受到限制,有前途的口腔診所將做大做強,市場亂象將逐步得到控制。消費者要遠離行業貓膩,除主動了解相關口腔醫療消費常識和識別手段外,更應該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