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淑芬生前照片

李淑芬生前照片
生活報9月15日訊 她從哈市退休後到下鄉時的五常知青點發揮餘熱,被任命為村支書,一乾就是5年。她吃住在第二故鄉,帶領村民改變山村面貌,被評為“2011感動龍江人物”、省三八紅旗手標兵,不幸的是——
制止違建遇害令人悲慟
嫌犯是該村兩勞釋放人員企圖自殺時被警方抓獲
突遇不幸:在工作崗位上遇害
13日下午,李淑芬在和一位村民冒雨在村委會辦公室外平整土地,准備給村民建一個休閑場所時,曾被李淑芬多次勸阻違建的村民宛喜有從車上下來,同李淑芬言語幾句,之後回到車上拿出尖刀,奔向李淑芬猛刺數刀,沒有任何防備的李淑芬倒在血泊中不幸身亡。
宛喜有作案後畏罪潛逃,當晚被當地警方捉拿歸案。
據目擊事發現場的村會計孫玉良介紹,13日中午,李書記還說了村辦門前廣場要抓緊修建的事,李書記說:“要抓緊時間把門前的廣場修完,一會吃完飯,咱們就先把院裡的雜草清清,方便明天修柵欄。”
吃過午飯,老書記和送飯的村民宋亞珍一起,到院子裡割雜草。14時左右,孫玉良在辦公室看到村民宛喜有的面包車停到了村辦門口,沒過兩分鍾,宛喜有返回車裡,不一會,孫玉良便看到宋亞珍手按胳膊對著他大喊:“快報警,李書記被殺了!”孫玉良跑出村辦,看到李書記蜷縮在幾米遠的草叢中,全身是血。宛喜有正打算追宋玉珍繼續行凶,見有人出來,跳上面包車順著村路逃跑了。
孫玉良當時蒙了,馬上找來村衛生所的醫生,醫生趕到現場時,李書記已經停止了呼吸,“心髒中了一刀,當時就不行了!”孫玉良悲痛地說。
村民得知李書記被害的消息,都湧向村口。村民徐立娜說:“書記遇害時,天下著雨,我看著她躺在冰冷潮濕的地上,心裡說不出的難受。”
生前:阻止亂佔土地連遭恐嚇
孫玉良說:“因為正直和堅持,李書記沒少吃虧,這一次被宛喜有刺死,也是因為書記的正直和執著。去年6月份,村裡建村辦公室,辦公室建好後,門前的廢棄地沒錢清理,只處理了一半,另一半空下。不久,村民宛喜有便聲稱此處地基他要蓋房子用,這期間,李書記幾次制止過,說明這塊地已經規劃好,村裡要用來修建村民娛樂休閑廣場,而且,就在村辦公室門前,不能修建房屋,讓宛喜有停止施工,但卻遭到宛喜有無理拒絕。”
村民徐立娜說:“因為這房子的事,宛喜有曾經酒醉後舉著砍刀滿村裡找李書記,並揚言,你越不讓我蓋,我越蓋,再不讓,我就殺了你!”
孫玉良說:“前年,宛喜有刑滿出獄,回到旭日村,他整日到處閑逛,也不住在村裡。去年還結了婚,生了孩子,本以為他學好了,可是結了婚還那樣。”
警方:嫌犯違規建房被阻止懷恨起殺心
據五常市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宛喜有,今年38歲,系一名兩勞釋放人員,曾因傷害罪入獄八年,出獄後,在村中飛揚跋扈,無人敢惹,連家人都不敢多說一句。案發後,宛喜有開車逃離了現場,跑到附近的村中欲服藥自殺。五常警方接到報警後,立即制定抓捕方案,根據宛可能出逃的路線,朝著幾個方向追趕。最終在距案發地不遠的村中將正服農藥自盡的宛喜有擒獲,當時,宛喜有就嘔吐出了大量農藥,立即被送往醫院。
經審訊,宛喜有稱李淑芬要拆了他蓋起來的房子,就想到要報復她。宛喜有口中的房子,就是自己選了村裡辦公室旁邊的一片區域,圍了起來,打上了地基,准備蓋房子。李淑芬多次找他做工作,說他建起來的房子,不合法,希望他能自己拆掉。
宛喜有覺得李淑芬這個村支書太愛管閑事,只要是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的房子就蓋成了,村裡人對他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李淑芬偏偏敢找他的“麻煩”,他覺得心裡挺犯堵,而且,一旦房子被拆了,他在村裡也顏面盡失,會讓村裡人笑話。
案發當天,宛喜有找到李淑芬,繼續談房子的事,他見李淑芬對他的事並不松口,就捅了她幾刀。事後,他覺得自己這回不是蹲幾年監獄就能完的,便想自己了斷。
目前,宛喜有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村民回憶老支書:
451個紅手印請她回來“當家”
提起李淑芬的名字,衝河鎮幾乎無人不曉,衝河鎮鎮長宿洪明形容李淑芬時,說她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心為民辦事的好書記”。
據曾經參訪過李淑芬的黑龍江日報記者張長虹說:“李淑芬老人心髒不好,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帶著細邊眼鏡,就像一個老師,但是骨子裡卻堅韌得很,有著執著的堅持。”
1968年9月,17歲的李淑芬剛從五常二中初中畢業,和17個城裡的年輕人來到了大山深處的旭日大隊插隊落戶。3年的知青生活,讓她在這個小山村留下了深深的情感。
1995年8月,已調到松花江地區農行工作的李淑芬回到闊別已久的旭日村。令她感到驚愕的是,20多年過去了,村容村貌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村民的生活狀態也一如從前,村口的那座獨木橋還是那麼令人心驚肉跳。
李淑芬決心個人出資幫村裡建橋。她當時月工資只有二三百元,但她還是硬攢下了一萬元錢,拿給村裡建橋。村民把李淑芬當成貼心人,有個大事小情,經常打電話請她幫忙。
2007年,旭日村換屆選舉,村裡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村民想到了李淑芬。451名村民簽名按手印,派代表來省城哈爾濱找到李淑芬,當看到從260多公裡外趕來的20名村民代表時,李淑芬的眼淚“刷”地湧了出來。
經上級批准,李淑芬到旭日村村委會工作,後來成為旭日村黨支部書記。
孫玉良說,“李書記雖然性格溫和,但是對待問題卻果斷、勇敢,為了村裡農業用地與林業用地劃分不清的事,她反復找到相關方面溝通。為了此事,李書記還被打了一耳光,造成耳膜穿孔、聽力下降。
被打之後,有人提出私了,被她拒絕。她向對方提出的條件是“給我們村修座橋就行”。對方感到不解;“李書記,你到底圖的啥呀?給錢你不要,那地又沒有你一分……”“我圖的是農民的利益!”李淑芬執拗地回答。林地糾紛終被化解。
2011年4月8日,旭日村又增加了一座長90米、寬5米的“農林橋”。修這座橋時,李淑芬又拿出3萬元捐建,農民們都把這座橋叫“耳換橋”。
李淑芬其人
李淑芬,原是哈爾濱市農村信用社聯社退休乾部,她曾在1968年作為下鄉知青在五常市衝河鎮旭日村插隊。返城之後,她一直對自己的第二故鄉念念不忘,盡自己所能為那裡的學校和鄉村建設捐錢捐物,想盡一切辦法改變山村面貌。
2007年底,李淑芬被村民們請回村裡主持村委會工作,後成為旭日村黨支部書記。她從此吃住在農家,一乾就是五年。近兩年,省內及國內多家媒體都對李淑芬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做過報道,人民網、光明網等多家媒體也將她的事跡廣為傳播。她曾獲評2011“感動龍江人物”、黑龍江省三八紅旗手標兵。
李淑芬曾在日記中寫道:“付出那麼多心血,汗水和淚水伴隨我走了過來。別人都勸我回來,也許是我太固執了,總覺得在旭日村的夙願還沒了,我不能半途而廢,那樣就對不起村民們對我的期盼。今年是虎年,我正好屬虎,我偏要上山,為旭日村看山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