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玩滑梯。
孩子們展示美術作品。
生活報9月17日訊 “客人好!”見到陌生人,今年4歲多的馬芊一等20多名小朋友齊聲向記者問好。和馬芊一小朋友一樣還有70名孩子,他們是哈市道裡區新發鎮農村公辦幼兒園的受益者。
2011年,哈市全面啟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到2013年,全市將新改擴建264所公辦幼兒園,用3年時間在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所公辦幼兒園,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5%,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去年11月,此次計劃首批農村公辦幼兒園之一、哈市道裡區新發鎮中心幼兒園竣工,今年首次招生,秋季該園迎來了71名農村娃。
14日,記者走進新發鎮首所公辦幼兒園,感受公辦園給農村孩子帶來的變化。
340萬元打造高起點幼兒園
一幢全新紅頂黃牆二層小樓與周圍一片小平房相比很顯眼。這就是新發鎮第一所公辦幼兒園——新發鎮中心幼兒園。見到記者,保安熱情地說:“您好!”
一進幼兒園大廳,滾動播出的孩子游戲的錄像最吸引人,幼兒園把每周每個班級孩子的表現都錄了下來,讓家長在接孩子時就能看到孩子平時在幼兒園都學了什麼內容。大理石的地面、浮雕牆面,都讓人感覺走入的是哈市城區的知名幼兒園。
據幼兒園園長曲瑞秋介紹,剛開園時,來自農村的保安見到家長和參觀的客人說“您好”、“再見”都有些羞澀,覺得見面點個頭就行了,開始他們是硬著頭皮說,現在說習慣了。作為一所公辦園,無論是孩子還是工作人員見客人打招呼是一定要做到的。
“這是新發鎮第一所公辦幼兒園。”新發鎮中心校校長靳德齊介紹,這所幼兒園是依托道裡區新發鎮中心校建立的,建築面積1664平方米,省、市共投資240萬元,道裡區先後投資約100萬元,總計投資340餘萬元,高起點打造的幼兒園可容納270名孩子,今秋共招生71人,共分大、中、小三個班級,這些孩子來自小西屯、慶豐、梁家等地。
創游室裡孩子當“小醫生”
在幼兒園一樓,小班教室寬敞明亮,每個班級包括一間活動室、一間午休室和一個獨立衛生間。“客人好!”司浩迪小朋友在和記者打完招呼後全神貫注地學畫畫。在班級門口的牆面上,張貼著孩子們當天的收獲,“今天上午我們學習了歌曲《小雨沙沙》,給七星瓢蟲涂了顏色,還看了圖書,下午我們學習了《數字歌》。”據幼兒園老師介紹,這樣家長來了能知道孩子每天都學什麼了。
記者在大班的課堂上看到,老師正在教孩子們畫“猴子撈月”。“我們先畫兩個圓圓的實心圓,再畫猴子的嘴。好,丁奕萌畫對了,你真棒!”董艷波老師的鼓勵激發了孩子們的熱情,“老師,快看看我的、看看我的!”孩子們在課堂上爭相舉起了小手。
在幼兒園二樓的創游室,記者看到,有“小餐廳”、“小超市”、“小醫院”,孩子們在仿真的小社會裡與小伙伴進行交往和溝通。每名孩子都輪流當一次“小醫生”,拿著聽診器,孩子們當起醫生非常投入。幼兒老師說,孩子們可以在體驗的過程中提高生活能力。在室外的種植區,記者看到南瓜和向日葵等植物,孩子們可以在種植區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城裡孩子們玩的海洋球,室外的彩色小滑梯在這所農村公辦幼兒園裡一應俱全。
樓梯有英文數字走廊貼禮貌用語
新發鎮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學習繪畫、做手工,還可以在每周一和周三學習英語。在走廊的樓梯上,每節樓梯都用英文數字進行了標識,還注上了阿拉伯數字,同時還有代表數量的植物圖片,一層是一串葡萄、二層是兩個苹果……樓廊也有文化,樓廊也是一面知識牆,上面貼著:最聰明的動物是海豚、短跑最快的動物是獵豹……牆面上還貼著一些倡導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多運動的文字及文明禮貌用語。老師向記者介紹,可別小瞧這些樓廊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孩子養成好習慣,無形中學會一些知識。
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是新發鎮中心幼兒園的“必修課”,在大班的門口,還張貼著孩子們寫的讀圖故事:龜兔賽跑、司馬光砸缸等,每周,老師都會在課堂上領著孩子們一起讀圖編寫故事,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同時還有一些啟迪智慧讓孩子找規律的填圖游戲。
省級示范園派來支教教師
新發鎮中心幼兒園是由省級示范幼兒園尚志幼兒園領辦,由省級示范幼兒園建新幼兒園對口支援。在幼兒園尚未建成之前,曲瑞秋園長就已經到尚志幼兒園、建新幼兒園等省級示范園進行學習了。為了讓幼兒園的師資更強,新發鎮中心校還選派了兩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和兩名美術教師到幼兒園擔任教師,今年,還通過教育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兩名專職的幼兒教師補充到教師隊伍中來。目前,每個班都有兩名專職老師和一名保育員。幼兒園還配有專職的保健醫生。
在新發鎮中心幼兒園二樓,記者見到了來自省級示范園——尚志幼兒園的名師嚴威,自新發鎮中心幼兒園開園,嚴威就來支教,跟蹤指導教學。“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要通過開展健康、語言、藝術、科學、社會五大領域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和活潑、開朗、大方的個性。老師要杜絕對孩子指揮式的教學方式,蹲下來與孩子一起共同游戲、合作、一起玩兒。
孩子變得愛上幼兒園了
14日,記者正好趕上幼兒園的家長開放日,家長們可以進入幼兒園觀看孩子的活動。
今年4歲多馬芊一小朋友的媽媽陳千告訴記者,在農村沒有公辦園之前,孩子一直送到鎮裡的私人辦的類似托兒所似的幼兒園,那裡沒有正規的課程,幼兒園只是起到了看孩子的作用。自從孩子進了公辦幼兒園以後,變化可大了,不僅學了繪畫、童謠、英語,還學了舞蹈。在參加了體驗活動之後,生活自理能力也強了,自己穿衣服,自己能做的事不找媽媽幫忙了。過去孩子比較護東西,就是自私,現在有好東西都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過去上私人開的幼兒園,每天早上起來孩子就哭,不願意去,現在每天早上主動要上幼兒園。咱這兒的農村幼兒園與城裡的幼兒園沒什麼差別。
王佳時小朋友今年5歲多,她的爸爸王成國說,孩子原來上的是一家小托兒所,那個托兒所只教孩子識字算術,由於活動太少,孩子性格比較悶;到了公辦幼兒園之後,孩子變化挺大,學了好幾種舞蹈,還有繪畫,比以前活潑多了。
在建分園今年年底竣工
“孩子每天的食譜都張貼在一進幼兒園的大廳裡。”曲瑞秋園長表示,孩子吃的東西一定要質量過關,他們進貨的渠道都是大型超市。幼兒園的每名教師也都在為園裡的環境布置想方案,快到“十一”國慶節了,他們准備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准備在牆壁上張貼一些56個民族的圖片。
說起未來發展,新發鎮中心校的校長靳德齊說,新發鎮目前共有9所農村小學,每個學段的孩子有六七百人,也就是說每年都有近700名孩子有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的需求,現在一所公辦幼兒園,僅能容納270名孩子,還無法滿足學前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他們正在距離新發鎮中心幼兒園約6公裡處,建設新發鎮中心幼兒園二部,預計今年年底竣工,可以容納約300名農村學前兒童入園。屆時,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新發鎮農村孩子入園難問題。“我們現在的硬件設施不差,教學資源與省級示范園共享,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申辦第一所農村的省級示范幼兒園。”
鏈接
哈市計劃從2011年到2013年,全市新建、改擴建264所公辦幼兒園。264所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重點在城區和鄉鎮,以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為重點。到2011年年底,新改擴建100所公辦幼兒園,該新改擴建100所幼兒園目標已經完成。到2012年年底,新改擴建78所公辦幼兒園,該新改擴建78所幼兒園目標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