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26日訊 25日,哈市城鄉規劃局名城處相關專家,針對日前通過的《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為讀者解讀哈市3大歷史城區、13個歷史文化街區、9個歷史風貌街區和18處歷史性綠地保護區的保護規劃。
歷史城區:
工業大廠逐步遷出
哈爾濱歷史城區包括道裡、南崗、道外三個區域,總佔地面積約9平方公裡,其中南崗區歷史城區有歷史建築109棟,道裡、道外分別有歷史建築105棟和72棟。《保護規劃》規定,歷史城區內文物古跡、歷史建築、歷史環境要素原則上不能損毀或拆除;將控制三區人口數量,將工業大廠逐步遷出,打造綠化網格;在城區一、二類街路建設節點綠地,使歷史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在歷史城區中,居民出門500米便可到達一處公園綠地。
歷史文化街區:
不得新建擴建
《保護規劃》中明確了哈市13處歷史文化街區,並規定在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且對必須新增的市政基礎設施規模也有相應要求,一般只允許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防洪紀念塔周圍控制建設區100米范圍內新建建築高度不得大於15米,周圍300米范圍內新建建築高度不宜超過20米。
9處歷史風貌街區將對不協調的一般建築進行整修、改造,對於嚴重影響歷史風貌的一般建築應限期拆除。對於聖·索菲亞教堂等一類歷史建築,不得改變原有立面造型、表面材質、色調、平面布局和特色室內裝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遷移。
歷史性綠地:
不得縮減面積
哈市規劃出的18處歷史性綠地多為公園綠地和林場,保護區內的綠地面積嚴禁減少,並增加開放性,改建及增建應進行環境影響分析,嚴格控制建築高度,防止在公園周邊形成封閉的『城市牆』等不良的城市景觀。
兆麟公園將針對開放性較弱為整治重點,拆除阻礙景觀視線的戶外設施,延續冰雪文化展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