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9月27日訊 如何增強基層黨組織、黨員帶領群眾致富能力?這個困擾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建設難題隨著同江市實施人員配備、財力投入、整合資源、健全制度“四項保障措施”的出臺被徹底破解。
同江市委把加強黨員乾部隊伍建設作為提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重點,著力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員隊伍、後備乾部“三支隊伍”建設,培養一批能乾事、會乾事、乾成事的黨員乾部隊伍,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年初以來,3名作風過硬、群眾信任的黨員乾部擔任黨委書記,推選德纔兼備、群眾公認的85名黨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這些人很快成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同時,在全市實施了“黨員素質提昇工程”,舉辦6期培訓班,提昇615名黨員乾部科學發展能力。采取社會公選方式,選派17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培養發展黨員工作,新組建“兩類”組織黨支部8個,實現了黨組織組建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繼續深化“農村英纔工程”,集中培訓125名農村退伍軍人、回鄉大中專和高中畢業生黨員,列入村後備乾部信息庫動態培養,確保基層黨務工作者形成梯次。
同江市委把加大物資投入作為提昇基層組織工作水平的關鍵,出實招、求實效,不斷加大財力投入,進一步提昇基層基礎保障水平。落實“一定三有”政策。按照中央定權責、有收入、有前途、有保障的要求,率先落實村乾部激勵保障措施,把村乾部工作補貼提高到人均1萬元以上,並落實離任補貼。率先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落實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考錄鄉鎮公務員激勵政策,有3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考錄為鄉鎮公務員,極大地調動村乾部工作積極性。市財政連續4年每年投入50萬元黨建專項經費,重點用於基層場所建設、黨員教育培訓、黨建基礎設施維護和黨內重大紀念活動。通過提高村級轉移支付標准、財政支持、黨費返還等途徑,解決農村、社區和“兩新”組織黨建活動經費,保證基層黨組織活動及時有序。通過市級領導包鄉、市直部門包村、機關黨員包戶的“三級包聯”和載體同創、思路同商、基礎同建、服務同辦、發展同促、機制同抓的“六同”工作法,組織85個市直部門與85個農村黨支部建立了幫建對子,持續深化“聯系基層、服務群眾”活動。繼續開展市鄉村“上掛下派”乾部鍛煉,選派100名科級後備乾部到幫聯村掛職,助推城鄉黨建互動發展。
同江市委把基礎建設作為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前提,通過實施分類定級、建強陣地、項目推進等措施,著力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緊緊抓住黨支部建設這個核心,組織647名機關黨員開展“下基層大調研活動”,通過問發展、問民生、問訴求,找准薄弱環節,突出“抓兩頭、促中間”,按照創優秀、上臺階、換新貌要求,分戰線評定優秀黨組織84個,一般黨組織229個、後進黨組織21個,並制定整改方案,促進基層組織全面昇級。積極拓寬籌資渠道,捆綁黨建專項經費、農村社區試點、扶貧開發、文體專項、新農村建設資金708.5萬元,新建村活動場所73個。財政投資1500萬元,統一建設9個標准化社區辦公場所。投資46.75萬元實現了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全覆蓋,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各類活動,發揮好組織陣地的議事中心、活動中心、娛樂中心作用,奠定了基層組織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搶抓“產業項目建設年”契機,規劃建設一批產業化黨建項目,在產業基地、專業合作社中組建黨組織12個,集中展示黨建與產業“互動雙贏”。規劃建設了兩個信息化黨建項目,整合遠程教育、農家書屋等資源,打造黨員學習討論和技術交流平臺,提高創業帶富能力。